健康
健康频道 > 腰部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 > 正文

腰部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的治疗方法

3、脊椎滑脱

(1)儿童期腰椎滑脱:通常发生于腰5~骶1处,为典型的Ⅱ度,且常引起背痛(不稳定),畸形或步态改变(“骨盆摇摆”和奈绳肌痉挛),虽然本病症状可发生于人生的各个时期,但筛选研究显示滑脱最常发生于5~8岁儿童和青少年中,在过伸活动中发病。爱斯基摩人发病率甚高(>50%)。严重的滑脱可伴有根性症状(腰5)及腰骶关节的后凸伴有或不伴有可触及的棘突台阶感和圆形的臀部。脊椎滑脱可伴有隐性脊柱裂、胸椎后凸及Scheucrmann病。

①轻度滑脱:<50x="">10°的腰骶滑脱角(在侧位X线片上看该角由骶骨上缘与腰5椎体下缘平行线的交点构成),严重的滑脱、上面半球状或严重倾斜的骶骨(与垂直线成角>30°)。因此,Ⅰ度滑脱的病人或先天性脊椎滑脱有使滑脱加重的危险,并且由于神经弓是完整的可引起马尾神经功能障碍。外科手术治疗为腰5骶1后外侧融合,适用于轻度滑脱或渐进性滑脱者,也适用于经非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的病例。Wiltsc的椎旁入路至腰椎横突和骶骨翼的后外侧融合已常被应用。在儿童轻度滑脱的病例中。腰5脊神经根受累是很少见的,一旦发生则需行减压手术。并利用一枚Lag螺钉(Buck)植骨加张力带钢丝固定(Bradford)或本椎椎板横突植骨术(胥少汀)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峡部裂。适于滑脱少于25%以及腰4或腰4以上部位峡部裂的年轻病例。

②Ⅲ度和Ⅳ度的脊椎滑脱及脊椎前移(spondyloptosisⅤ度):更易引起神经性症状。对滑脱超过50%的儿童建议予以预防性融合,常需在局部腰4~骶1处行双侧后外侧融合,不用内固定。对持续性无力的患者需行神经根探查术。脊柱滑脱的复位,有20%~30%腰5神经根损伤的发生率,其可慎重地应用于有不能接受的严重畸形的病例,或对严重腰5后凸畸形使腰4至骶骨后力融合的骨块承受张力而难以矫正后凸畸形的病例。在手术中和术后几天中,应行闭合性神经监测以监测术后的神经病变。仅后方减压、腓骨椎间融合和不复位的后外侧融合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Bohlman)。“脊椎滑脱危象”是指患者具有严重的滑脱、加重的疼痛和奈绳肌腱紧张,此种病例应行复位及固定。吉尔(Gill)的手术方法,切除游离的椎弓,在儿童中为禁忌证且在成人中也很少应用。

上一页4/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