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腰部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 > 正文

腰部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的治疗方法

②Buck峡部螺丝钉固定并植骨术:于切除峡部纤维组织后,自下关节突向上向外经过峡部至本椎上关节突,拧入1枚螺丝钉,使峡部固定并于峡部植骨。6例中5例峡部连接,但1例螺丝太长,出现神经根症状,取出螺丝钉后症状消失。另1例螺丝钉脱落,手术取出。峡部末愈合。

③张力带固定局部植骨术:成茂华、唐天驷等先用Buck法治疗14例,腰4有9例,腰5有5例,有Ⅰ度滑脱者12例,无滑脱2例,结果优10例、良3例、差1例。他们又用1mm钢丝,分别套绕峡部裂椎的两侧横突根部.交叉在棘突下打结。峡部清理后局部植骨,治疗18例,腰4、腰5各9例,17例有Ⅰ度滑脱,1例无滑脱,结果优16例、良1例、差1例,行生物学测验,张力带钢丝与峡部螺丝钉相等。

④改良植骨术:贾连顺、戴力扬等改进植骨方法,将峡部裂处纤维骨痂组织清理除去后,凿出新创面,峡部裂隙约3~7mm宽,最大为11mm,关节突背面和椎板做出粗糙面,从后髂取骨,修剪成适合形状,植于峡部裂隙中,两侧部盖在关节突和椎板上。

⑤峡部植骨,螺钉与张力带相结合固定:谭军等则将峡部植骨拉力螺钉与张力带固定相结合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方法是将峡部裂处纤维组织切除做出新创面,植入髂骨块,置入螺钉是在病椎椎板下缘距棘突外侧缘线约8.0mm处,以尖嘴钳咬去少许骨皮质,由此钉点向外上约30°角方向,在导钻引导下,用2.5mm钻头钻入,直视下经峡部尾端,植骨块和峡部头端,最终穿透椎弓根与椎体交界处的外上方皮质骨,测出螺丝长度,一般为40.0~45.0mm,丝攻,拧入直径3.5mm钛质拉力螺钉,若采用皮质骨螺钉,则用3.5mm钻头扩孔形成加压滑动孔,置入相应螺钉,需注意在钻孔与置入螺钉时。需调整体位,即显露病变,钻孔时,在腰椎前屈位,较易操作,可利用手术台腰桥,而当置入螺钉拧紧时,则需相反使腰部后伸,使峡部靠近并固定于腰生理前突位,将峡部拉紧,再将小骨条植于峡部表面,用止血纱布固定,最后用胸骨缝线,环绕横突基底部后,再环绕螺钉尾部收紧打结。

上一页3/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