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转换酶抑制药转换酶抑制药(ACEI)通过抑制转换酶(ACE)降低循环中RAAS活性,使AngⅡ减少,并参与心血管局部RAAS的调节作用。其血流通动力学效应有:扩小动脉和静脉,减轻心室前、后负荷,心肌耗氧和冠状动脉阻力降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供氧,改善心功能。
(1)ACEI的保护心肌作用:近年研究认为ACEI对衰竭心脏尚有以下非依赖于血流动力学效应的保护心肌作用。①阻断循环中及心血管局部AngⅡ的生物效应,防止心肌细胞肥厚,间质纤维化,延迟心室重塑。②缓激肽作用:ACE是一种非特异性酶,除催化AngⅡ产生外,还参与缓激肽降解,故ACEI可阻止缓激肽降解,加强内源性缓激肽作用,后者用强烈扩张血管的作用,并促使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的释放,使血管扩张。③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④抑制血管加压素作用。⑤抑制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⑥含有巯基的ACEI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脏的作用。
(2)ACEI的分类:目前临床应用的ACEI有20余种,根据所含配基不同,分为3类:①第1类含巯基:如卡托普利(Captopril,开博通)等。②第2类含羟基:如依那普利(Enalapril),贝那普利(苯那普利,洛丁新)等。③第3类含磷酰基:如福辛普利(Fe-senpril)等。
(3)儿科常用:儿科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苯那普利),分述如下:
①卡托普利:血流通动力学效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下降,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均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患者乏力、气促等临床症状减轻,心功能提高Ⅰ~Ⅱ级,运动耐力增加,尿量增多,发生心律失常减少。后者可能是纠正低血钾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所致。本药口服65%~75%吸收,1h后血浆浓度达峰值,半衰期(1.9±0.5)h,作用持续8h,故口服3次/d为宜。主要由肾排泄,尿毒症患者半衰期延长。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后者血浓度升高约10%左右。但地高辛中毒反应未见增加。用于心衰患者,可使体内总钾含量及血清钾浓度升高,不宜补钾。口服从小剂量开始,7~10天内逐渐增加至有效量。新生儿用量:0.1~0.5mg/(kg·次),2~3次/d,最大量2mg/(kg·d);>1个月:0.5~1mg/(kg·次),2~3次/d,最大量4mg/(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