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心肌炎 > 正文

风湿心肌炎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急性风湿性心肌炎病理变化

(1)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襻上升支,抑制钠和水再吸收,促进钠钾交换,故排钠、氯及钾。利尿作用强而迅速,用于急性心衰、肺水肿及难治性心衰。此类药物包括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Bumitanide)等。后者口服吸收59%~89%,半衰期0.3~1.5h,65%由肾排泄。利尿效应较呋塞米(速尿)强40倍。襻利尿药除引起低血钠、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外,对听神经有毒性作用,致耳鸣、眩晕、听力低下、耳聋。多发生于药量较大及肾功能不全者。布米他尼较少发生听神经毒性反应。襻利尿药与转换酶抑制药(ACEI)合用,可加强利尿药作用,并预防低钾血症。

(2)噻嗪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端肾曲管,抑制钠再吸收,钠与钾交换增加,促进钾排出。此类药有氯噻嗪、氢氯噻嗪、美托拉宗(Metolazone,商品名沙洛索林Zaroxolyn)等。后者作用较氢氯噻嗪强10倍,口服65%吸收,半衰期4~5h,主要由肾排泄,口服1h起作用,持续24h。美托拉宗另一产品的商品名为麦克洛(Mykrox),作用更强,不可混同。噻嗪类利尿药多用于轻、中度慢性心衰。

(3)保钾利尿药:此类药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阿米洛利(Amiloride)等。主要作用于集合管,抑制钠与钾、氢交换,利尿作用较弱,一般不单独使用。螺内酯(安体舒通)尚有拮抗醛固酮的作用,防止心肌纤维化。阿米洛利作用较氨苯蝶啶强10倍,口服15%~25%吸收,半衰期21h,由肾排泄。此类药有保钾作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心衰可发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加重水钠潴留,应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急性心衰、肺水肿选用作用迅速强效利尿药,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首剂1~2mg/kg,多于1~2h利尿,每6~12小时可重复使用。静脉用药数天后,可继续口服维持疗效。慢性心衰口服氢氯噻嗪或美托拉宗。同类利尿药合用一般无协同作用,尚可增加不良反应。呋塞米(速尿)与美托拉宗合用有协同作用,在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及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时亦可发挥作用,出现大量利尿。应密切监测血压及水电紊乱。可隔天服药或间歇治疗,服药4天,停药3天,避免水电紊乱。保钾利尿药通常与其他类利尿药合用,可预防低钾血症。治疗心衰出现利尿药耐药性,多由于应用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造成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滤过率降低、或原发严重心脏病心输出量过低造成。应注意是否并发低血容量、低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通常反映水潴留。由于低血钠,襻利尿药效应不良,应短期内提高钠盐摄入,限制液量,但禁忌输入高渗盐水。利尿药联合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可影响利尿效果。常用利尿药的临床应用见表6。

上一页6/17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