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细胞内cAMP降解,静脉注射首剂负荷量0.5mg/kg,继以3~10μg/(kg·min)输入。副作用大,引起血小板减少、低血压、晕厥、肝损伤等。②米力农(甲腈吡啶酮):作用较氨力农强10倍,副作用较轻。静脉注射首剂负荷量50μg/kg,以后0.25~1.0g/(kg·min)静滴。用于低输出量性心衰、经常规治疗无效者。作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辅助治疗,短期静脉用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长期应用与安慰剂比较,死亡率增高。顽固性慢性心衰采用间歇用药,每周静滴1次。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新产品由依诺昔酮(Enoximone),维斯纳力酮(Vesnarinone)等,后者还有抑制细胞因子作用。临床应用尚在试验中。
(3)增加心肌细胞对钙敏感的药:匹莫苯(Pimobendan)不但抑制磷酸二酯酶,而且使心肌肌丝纤维对钙敏感,增强心肌收缩力。有的研究认为心衰患者在应用利尿药和ACEI的基础上,加用匹莫苯可改善运动耐力;另有研究认为反而提高死亡率。临床应用仍在探讨中。
8.β受体阻滞药长期神经内分泌激活是心肌重塑,心衰恶化的重要因素。慢性心衰者经强心苷、利尿药及(或)ACEI治疗仍无好转,可维持原治疗,加用β阻滞药。β阻滞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机制:
(1)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介导的心肌重塑。
(2)保护心肌: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肌毒性作用,减少儿茶酚胺引起心肌钙负荷过重,减少儿茶酚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
(3)上调β受体密度,恢复心肌的正性肌力反应,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4)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改善心肌血流灌注。
(5)抗心律失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