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突然暴瘦警惕癌症侵袭
日前,周传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商演时,在台上透露自己近两年因为胃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瘦了整整20公斤,外表顿时变成纸片人。前几日,周传雄在微博发声,称自己胃病已经痊愈,并自嘲称正在努力长胖。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189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1982年,西澳大利亚病理科医生Warren发现135例曲形和S形细菌,结果以书信形式发表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观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细菌与慢性胃病发病有关。1989年,Goodwin等人将其命名,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巴里·马歇尔(Barry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关于它的研究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CHEMTRON)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工具。
胃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作为消化性溃疡中的常见类型,胃溃疡的地理分布大致有北方向南方升高趋势,且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此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然而其仍属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发生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胃酸分泌异常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其中,胃溃疡多好发于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其发病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
身体突然变瘦可能是什么疾病?
身体突然变瘦,那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身体突然消瘦第一个应该考虑的原因就是癌症。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要远远多于机体正常组织。而且,随着肿瘤长大,这种消耗也会逐日增加。同时,肿瘤往往合并有出血、发热等症状,肿瘤产生的毒性物质,也会影响患者食欲,使机体摄入的营养明显不足,致使患者严重消瘦。
当然,并不是只有癌症才会让人迅速变瘦。一般来说,如果在短期内没有人为原因,突然消瘦;或者在一个月内,体重下降了10公斤以上,即使没有感到身体异样,也要及时就医。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一旦突然变瘦最好先排除一下肿瘤。
癌症的突然变瘦,可以不伴随任何其他症状。其他疾病消瘦的同时会伴随一些症状。比如糖尿病患者饿久了会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甲亢患者通常食量不会下降,同时伴有脖子粗大或出现心慌、失眠等;肝硬化病人则会伴有乏力、腹泻等。如果有肠息肉和胃肠道的一些症状,可先做个血液检查,如查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然后再拍个胸片,排除肺部有无肿瘤。
做到四点预防胃溃疡
1.调整心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焦虑与劳累;
2.戒烟戒酒,饮食规律,不宜过量;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辣椒等;
4.少食过甜及过酸的食物及水果,如巧克力、冰淇凌、苹果及桔子;5.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淀粉含量较高的红薯、藕、土豆等。
吃鸡屁股小心染上癌症
网络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真是会让人鸡犬不宁!鸡屁股有致癌物,所以不能吃?鸡只会打生长激素、抗生素,所以不要常吃鸡翅膀或鸡脚?你听过这样的网络传言吗?据一项大数据解密发现,网络有5大危“鸡”疑云,以及食用鸡肉有4大害怕关键词,包括:致癌、抗生素、生长激素、禽流感!
鸡肉属于所有肉类当中,脂肪含量低且极富营养的肉类。
据一项来自大数据分析信息,并从台湾85大网络讨论区与9大社群网站中,在茫茫网海中,针对台湾网友发言的信息进行调查分析,为期15个月,分析超过1万3千多笔,关于鸡只鸡蛋与食安的相关讨论,归纳出网络疯传5大危“鸡”疑云调查结果。结果发现,有关食用鸡只的谣言可说是满天飞,为了澄清5大疑云,特别邀集专家一一破解。
【5大危“鸡”疑云】
疑云一: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比较好?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韩柏柽教授表示,到底是什么致癌物质会导致鸡屁股含有致癌性?目前为止,并未看过有相关研究报告,致癌是机率风险问题,还有强度大或小的问题,或鸡屁股致癌物的浓度有多少?以及食用的频率与时间等,都息息相关,但是,鸡屁股含有致癌物则未经证实。
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副院长陈俊荣也表示,鸡肉更属所有肉类当中,脂肪含量低且极富营养的肉类,富含高质量蛋白质,是属于营养的食物。但是要注意烹调方式,避免高温油炸,才能降低摄取到过量油脂。至于食用鸡屁股比较担心的烹调方式为火烤,恐烤成焦状炭化,而有致癌风险。
一项大数据解密发现,网络有5大危“鸡”疑云,以及食用鸡肉有4大害怕关键词。
消费者应该重视购买的鸡只需有屠宰合格、CAS标章、产销履历等认证,才能吃的安全有保障。
疑云二:鸡的生长激素或抗生素,通常注射在鸡翅膀,而鸡脚则会囤积抗生素,要少吃鸡翅膀或鸡脚?
台湾农业标准学会王淑音理事长表示,目前台湾法规已规定鸡只不能注射生长激素,因为成本过高。至于使用抗生素则有严格的规范,目前合法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的条件下,必须要经过停药期,且需依法遵守,而且一般都不会用注射,而是投入饲料或饮水中,所以并不是注射在鸡翅中。
疑云三:台湾的生长激素与抗生素用药方法为何?
抗生素的药效是经肝肾代谢,并且通过停药期会完全代谢排出鸡只体外,鸡肉在流入市面以前,都会有兽医检验及药残抽验,所以民众不用太担心会吃到药物残留的鸡肉。
疑云四:爆发禽流感疫情时,要避免吃鸡肉?
韩柏柽教授表示,即使爆发疫情时,只要挑选有合格标章产品,并且煮熟吃,都不必担心会鹊感染的问题。
疑云五:有标章认证的鸡肉产品比较安全吗?
王淑音理事长建议,消费者应该重视购买的鸡只需有屠宰合格、CAS标章、产销履历等认证,才能吃的安全有保障。
鸡肉在流入市面以前,都会有兽医检验及药残抽验,所以民众不用太担心会吃到药物残留的鸡肉。
【5招选择好鸡】
1.认明产地标示:选购鸡只的同时须认明产地标示,除能辨别鸡只好坏,若有若方可溯源。
2.选择本地生产:台湾鸡只的畜养技术与欧洲已不相上下,支持本地产不但兼顾在地消费更缩短食物里程。
3.安全监控系统:现在许多鸡场在饲养、电宰等过程皆设有安全管控系统,可防止禁药、药物残留等风险。
4.溯源管理:随食安议题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大场皆更着重源头管理,故消费者选购时也可留意是否为「履历鸡肉」。
5.品牌保证:若消费者担心不知道怎么辨别,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选购品牌鸡肉,政府的把关稽查不但较严格,若有任何问题发生时也不怕求偿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