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原因
患者体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缺陷(这个属于先天性原因)
2.继发性原因
肾功能出现异常,使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从而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继而提高痛风的发病几率。(这个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做体检)
痛风必须知道的6个真相
痛风:一种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关节沉积尿酸结晶的一种关节疾病。
一、嘌呤和尿酸之间的关系
人体内本来就有嘌呤这种物质,食物中也含有嘌呤,其经过氧化代谢后最终形成尿酸。
正常情况下,尿酸1/3由大肠排出(大便),2/3由肾脏排出(尿液)。尿酸会在体内不断生成和排泄,令血液中的尿酸浓度维持稳定。但如果嘌呤摄入过多,尿酸生成量超出身体可排泄量,就会造成尿酸堆积过多,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说白了,就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尿酸正常值
男性:149~416μmol/L;
女性:89~357μmo1/L。
每日嘌呤摄入量标准
正常人嘌呤摄入量每天可多达600~1000mg;
痛风患者在关节炎发作时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
二、痛风的四个阶段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
2、急性关节炎期
3、间歇期
4、慢性关节炎期
三、痛风的症状及危害
1、急性关节炎期:关节红肿,灼热发胀,难以弯曲、伸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里,会引起急性炎性反应,关节痛就是这样来的。
2、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关节肿胀,僵硬,畸形。如果在在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就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为“痛风石”。一般来说,如果血尿酸在540μmol/L以上,会有50%的几率患有痛风石。痛风石通常会在起病后10年左右表现得比较明显。外耳的耳轮、尺骨鹰嘴、指间和掌指关节、指端皮肤、手掌、腕关节、踌趾、踩关节、足背、足底、膝关节等处容易发生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