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正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5、腔内介入法下腔静脉滤网置放术:目的是通过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网,使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不致引起肺栓塞。本手术来源于下腔静脉结扎术,自19世纪中叶起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为预防肺栓塞,各种方法的下腔静脉隔断手术被用于临床,然而通过手术结扎或阻断下腔静脉本身有一定风险,其病死率可达17%~30%。1969年Mobbin-Uddin首先报道将伞状滤网放置于下腔静脉内并有效地降低了肺栓塞的发生率。1973年Kimray-Greenfield发明了Greenfield滤网,将滤网技术推向成熟,迅速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滤网不同于传统手术的最大区别在于滤网不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同时滤网均是通过特有的释放导管经外周静脉放置,因此创伤较传统手术小,病死率明显下降。滤网的材料大多是不锈钢或钛合金,在体内无排异反应,且钛合金材料不影响磁共振检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滤网包括Greenfield不锈钢滤网、Greenfield钛合金滤网、鸟巢式滤网、Simon镍钛合金滤网及VenaTech滤网。Greenfield滤网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工艺及材料的不断改进,使Greenfield滤网能通过14F甚至12F导鞘释放,适用于下腔静脉直径<2.8cm的病例。鸟巢式滤网于1984年起被用于临床,它是由2根V型支架和一团不锈钢丝组成,可放置于大到4cm的下腔静脉内,但它对磁共振检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Simon镍钛合金滤网由于利用记忆合金的特性,使之可以通过9F导鞘经上肢肘静脉或颈外静脉释放,它对磁共振的影响不大,但释放过程中导鞘内需不断灌注冰盐水,有报道Simon滤网发生位移的可能性较其他几种高。VenaTech滤网由两部分组成,其下方起固定的作用,而圆盖状滤网起滤过作用,它由8种金属组成合金。铁磁性小,因此对磁共振的影响不大。导鞘一般选用12或9F。

上一页10/1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