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正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1)适应证:A、有抗凝治疗禁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B、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严重出血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C、正规抗凝治疗过程中仍发生肺栓塞的下肢静脉血栓病人;D、多次发生肺栓塞的病人;E、需行肺动脉切开取栓的下肢静脉血栓病人;F、检查发现血栓近心端有飘浮的大的血栓团块的病人。

(2)并发症:

A、血栓形成:静脉穿刺部位可以继发血栓,由于各种器械不同,其发生率在5%~27%,释放导管越粗,穿刺部位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越大。另外滤网本身也可形成血栓,造成下腔静脉阻塞,相比之下Greenfield滤网发生率最低,为4%左右,而Simon滤网及VenaTech滤网引起下腔静脉阻塞的概率较高,达到16%~30%。部分下腔静脉阻塞的病人并无任何临床表现,有少数病人可发生股青肿。

B、穿破血管:滤网固定钩穿破血管,损伤周围组织。为防止滤网移位,大多数滤网均有倒钩固定在下腔静脉壁上,如固定钩穿破血管壁,并进而损伤相邻器官,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发生率在9%左右。可能受损的器官包括十二指肠、小肠、腹主动脉、胰腺等,并可引起后腹膜血肿。

C、滤网移位:滤网一般放置于肾静脉下方,如滤网未能很好地固定,可随血流发生移位,大多数移位的距离在7cm以下,极个别可移位至右心房、右心室,甚至移至肺动脉内。滤网移至心脏内可使心搏骤停。滤网如移至肾静脉下方,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理论上讲如肾静脉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但临床上并无相应的报道。滤网的定位错误也可能是因技术操作失误引起。

D、导引钢丝被卡、滤网折断等临床上较少见。

(3)手术方法:

A、通常选择右股静脉作为穿刺点,也可选择右颈静脉或左股静脉,但颈静脉径路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而左髂静脉解剖的特殊性使左股静脉径路较右侧困难。

上一页11/1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