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常规,国内多数情况下,仍为选择性进行,肺炎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主要目的:一是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气道情况,二是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毛刷导管采样培养以明确病原体诊断,三是可以直接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和黏液栓,疏通气道内阻塞,四是可以向病变部位注入药物,因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炎患者不仅具有诊断作用,还同时具有直接的治疗价值,据文献报道,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联合应用导管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可使50%~90%的肺炎患者获得病原体诊断。
七、侵入性检查
一般只有在那些经各种常规检查方法仍不能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的疑难病例,以及因鉴别诊断之必须,才考虑行某些侵入性损伤检查,对于肺炎患者,损伤性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准确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常见的技术方法有:经气管穿刺针吸分泌物,经纤支镜保护性痰刷技术,经纤支镜肺活检,经胸壁穿刺针吸肺活检,合并胸腔积液或脓胸时的胸腔穿刺检查以及开胸活检。
八、肺功能检查
肺炎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病变范围的大小,病变所在的部位,病程进展的速度,以及患者原有肺功能基础状态等因素,一般小范围的轻症肺炎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大,病变范围越大,病情越重,病变进展速度越快,对肺功能的影响就越大,而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对肺功能影响也有明最差异,如以肺泡实质受侵犯为主的肺炎主要影响潮气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及肺总量等肺容量指标,同时也可导致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及一定程度的弥散功能障碍,重症弥漫性肺泡炎患者则表现为严重的气体交换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炎可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气体弥散功能障碍,支气管肺炎由于多发生于老年体弱及久病卧床患者,早期以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晚期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排流不畅,可同时合并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