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皮痹 > 正文

皮痹的中医治疗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黄芪15g、桂枝10g、芍药10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5g、生姜10g、大枣5枚。

方解:方中用黄芪益气,当归、芍药养血和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加鸡血藤、桂枝活血通络。全方具有益气养血通络的功效。

加减法:头晕目眩者加柴胡6g、升麻6g;肌肤麻木者加丝瓜络10g;肌肉削瘦明显加山药15g;纳少加炒山楂15g、炒麦芽15g;不寐加炒枣仁10g、首乌藤15g。

4、痰阻血瘀证

证候:皮肤坚硬如革,捏之不起,肤色暗滞,肌肉削瘦,关节疼痛强直或畸形,屈伸不利,胸背紧束,转侧仰俯不便,吞咽困难,胸痹心痛,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苔厚腻,脉滑细。皮肤坚硬如革、捏之不起、肤色暗滞、舌暗等为本证辨证要点。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地龙10g、穿山甲10g、丹参10g、桃仁l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羌活l0g、陈皮10g、半夏l0g、浙贝母15g。

方解:方中用地龙、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当归、杭芍、丹参活血养血,穿山甲、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二陈化痰,羌活走窜之力宏,有行气活血之功。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的作用。

加减法:若关节痛甚加用青风藤15g;肢冷肤寒者加制附片l0g、桂枝10g;肌肉削瘦者加黄芪30g、山药15g;吞咽困难者加苏梗10g枳壳10g;胸痹心痛加薤白6g、元胡l0g。

5、脾肾阳虚证

证候:皮肤坚硬,皮薄如纸,肌肉削瘦,精神倦怠,毛发脱落,肢冷形寒,面色晃白,腹痛泄泻,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无力。皮肤坚硬而薄、肌肉削瘦、肢冷肤寒是本证的辨证要点。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散寒。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