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脑缺血性疾病 > 正文

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多数作者认为一旦病人出现神志改变即可手术。Chen等认为内科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再拖延必然致死时则有手术指征。Heros曾根据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早期为小脑症状;中期为脑干受压症状,但病人神志清楚;晚期病人昏迷,去皮质强直,伴有呼吸循环功能异常。许多作者认为Heros的临床分期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有指导作用,Hornig根据这一分期在其治疗的36例病人中发现:中期病人虽可保守治疗持续一段时间,但多数于24h内出现继发性脑干损害和进入昏迷状态,一旦进入第三期则手术效果较差,因此他选择治疗的手术时间为第二期的早期,即使如此,他仍认为对进入第三期的病人,手术减压仍是惟一有效的选择。

二、预后

现代外科治疗脑缺血利用半暗带的神经元耐受缺血的时间(治疗窗),采用各种方法恢复脑血流,挽救濒死的神经细胞。治疗窗的大小取决于缺血时间和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一般认为,人类的脑缺血治疗窗为缺血发生后3~6h,如侧支循环好,大脑中动脉阻断8h恢复血流,预后仍好。

上一页8/8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