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 正文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Garvin等(1994)报道使用聚交酯与聚乙交酯共聚物作为抗生素载体代替PMMA治疗骨髓炎,在动物实验取得成功。此共聚物在体内水解为乳酸和乙醇酸,是对人体无害的天然代谢产物,可避免再次手术取出植入物。选择不同单体组成、不同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共聚物,或改变植入物的几何形状,可以设计出以不同速度释放药物的载体。此外,聚交酯与聚乙交酯可用作多种抗生素的载体,而PMMA只能用于热稳定的抗生素。

(3)特殊类型的慢性骨髓炎处理:

①局限性骨脓肿:须凿开脓肿腔,清除脓液,彻底刮除腔壁肉芽组织,缝合伤口,滴注引流。

②硬化性骨髓炎:常有骨髓腔闭合,腔内压力较高。凿开骨皮质,显露及贯通骨髓腔,可解除髓腔内张力并引流,疼痛即可解除。如骨硬化区内X线显示有小透光区,须手术凿除,并清除肉芽组织或脓液,疼痛即渐解除,骨增生亦可停止。

(4)病灶切除术:病骨部分切除,不影响功能者,可局部切除。如腓骨中上段、髂骨、肋骨、股骨大粗隆、桡骨头、尺骨下端和肩胛骨等部位的骨髓炎,可将病骨局部切除,恢复较快。

(5)截肢术:应用极少。其指征为:病程较长的慢性骨髓炎受累骨质广泛,肢体严重畸形,患肢废用或周围皮肤有恶变者,如足部多数小骨破坏广泛,不能彻底清除病灶,肢体已丧失功能。

二、预后

慢性骨髓炎治疗期较长,治疗效果差,治愈后常留有肢体及关节功能障碍。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