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发病年轻化?专家称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据介绍,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进展的结果,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酗酒、黄曲霉毒素、糖尿病、肥胖和脂肪肝等。
结合肝癌的高发年龄段,一般认为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应该定期做甲胎蛋白(AFP)和B超检查,一般每年2次。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癌呈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更容易发生肝癌。一般认为,这种现象和乙型肝炎的感染有关,特别是母婴的垂直感染。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肝癌的确存在遗传易感性。因此,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做AFP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及时治疗。
建议定期检测做好预防工作
自肝细胞癌变起,肝癌的自然病程约有两年,症状多出现在最后半年左右,而在症状出现之前的8个月部分患者的血清AFP就可呈现阳性。因而,如果在没有症状出现时定期检查AFP,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
但是单一化验血清AFP是不够的,因为只有60%-70%的肝癌患者AFP升高,单独使用AFP普查会使大约1/3的肝癌患者漏诊,而目前B超可以发现最小为0.5cm的病灶。因此,普查时AFP联合B超检查才能有效地发现早期肝癌。对于前述提及的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做一次肝癌的普查,这对于早期发现肝癌是十分重要的。
肝癌能治好吗?
近年来,我国肝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有相当多的肝癌患者经过适当治疗获得长期生存。例如,仅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一个单位,截至2007年,经过治疗后生存超过5年的肝癌患者有1511人,生存超过10年的有415人,其中有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有的结婚生子,可以说获得了治愈。因此,可以说部分肝癌患者是可以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