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肝癌早发现早治疗
要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需要对一般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无症状肝癌患者,而这就是亚临床肝癌——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依据甲胎蛋白等肿瘤标记物或影像学检查诊断。
这种类型的肝癌70%左右为癌结节3-5cm以下的小肝癌,小肝癌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或热消融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70%,甚至可以治愈;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肝癌多处于中晚期,其平均寿命仅几个月。因此,提高亚临床肝癌的诊断率意义重大。
【诊断方法】
肿瘤标记物检测
和影像学检查
亚临床肝癌诊断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各种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二是各种影像学检查。前者包括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以及糖类抗原(例如CA199等),其中AFP为肝细胞癌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其特异性仅次于病理诊断。后者包括腹部B超、CT和核磁共振(MRI)等,其中超声显像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
在一些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AFP联合腹部B超检查,可以使绝大多数亚临床肝癌得到及时诊断,而每次检查费用不足150元,每年两次检查费用不足300元,这一费用绝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应该能承受。
【面对问题】
宣传和人们自身重视不够,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种简单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宣传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总是因为生活和工作忙碌的种种理由,忽略了这种简单却很重要的检查。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重视起来,或者能有一种机制或一个组织给所有或绝大多数肝癌高危人群登记在册,并在每3-6个月就用多种通讯方式提醒或召集他们到医疗机构接受上述检查,那么,我们国家早期肝癌包括亚临床肝癌的诊断率,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都会发生本质性改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重视自己及亲友的身体,定期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做简单的医学检查。
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区别何在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肯定,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继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润,形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表现中一般只有原来脏器癌症的表现而无肝脏严重受累的症状,病人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肝功能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测常明显增高,B超、CT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继发性肝癌的预后一般与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预后不佳。可在原发肿瘤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许多脏器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肝,尤以腹部内脏的癌肿如胃癌、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等较为多见。此外,乳腺、肺、肾、鼻咽等部位的癌肿也可转移到肝。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润,形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表现中一般只有原来脏器癌症的表现而无肝脏严重受累的症状,病人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肝功能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测常明显增高,B超、CT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继发性肝癌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鉴别的主要方法为检查肝脏以外器官有无原发癌肿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为什么癌细胞最容易转移到肝?原发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每天可释放大量的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约3~4×106个/克瘤组织)。肝血窦不象小血管,缺乏完整的基底膜,而且肝血窦内有孔径较大的窗孔,肿瘤细胞易于穿透。肝脏血液灌流量较大而流量速较慢。这些虽然是造成肝转移多发原因,但临床所见转移灶远远少于脱落的癌细胞数。经研究发现,癌细胞有高转移和低转移之别,高转移有更强的生长能力。到达肝脏的高转移性肿瘤可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HGF虽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再生,但也是癌细胞的促运动剂,侵入肝脏的癌细胞在高浓度HGF刺激下可迅速增殖形成转移灶。还有HGF促瘤细胞远东和增殖是伴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增加,MMPS能溶解癌细胞外基质,使某些细胞生长因子易于进入癌细胞周围,刺激癌细胞生长。蛋白水解后的酸性环境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基质溶解后的空间有利于新生血管的长入。两者合力,不但使肝脏容易形成转移灶,并且速度极快,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