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应缓慢进行,一般第1个24h使平均血压降低10%~20%为宜。如急速大幅度的降压必然加重脑缺血损害的后果。降压要平稳,尽量避免血压波动,最好使血压在24h内维持稳定,对于缓解病情和防止复发有意义。同时,要注意靶器官的保护性治疗。如出现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是常见原因,必须及时纠正,以保证脑的灌流。一般可将血压逐渐升高2.66kPa(20mmHg)左右。也可选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参麦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总之,血压的调控应视个体化进行。
7、神经保护剂:神经保护剂具有脑保护作用,可考虑应用。临床上常用的有:①钙通道阻滞药:尼莫地平20~40mg,3次/d;尼莫地平(尼莫通)30g,3次/d;桂利嗪(脑益嗪)25mg,3次/d。低血压者和颅内压增高者慎用。②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如镁离子盐。③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甘露醇、CuZn-SOD、Mn-SOD。④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营养因子(NTF)、NGF转化生长因子(TGFS)等。⑤神经节苷脂。
8、脑代谢赋活剂:常用的有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
9、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能有常压下氧无法达到的治疗作用,使严重缺氧的脑细胞重新恢复功能。
高压氧能提高氧分压、增加氧从毛细血管向细胞的弥散能力;高压氧能使正常脑血管收缩,增加了病变部位脑血流灌注。高压氧能使脑组织有氧代谢增强,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增多,加速酸性代谢物的清除,为神经组织的再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物质基础。同时,高压氧能使血液的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减少,能促进血栓溶解吸收,改善了微循环的状态,有利于缺氧脑区血液循环的恢复。高压氧下还能使颈动脉血流减少,椎动脉血流增加,以保证网状结构系统和脑干的血流量,有利于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提高脑干上升性网状结构的兴奋性,有利于促使昏迷患者的苏醒和生命功能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