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选用10%甘果糖(甘油果糖)。甘油能参与能量代谢和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甘果糖(甘油果糖)注射液降颅压高峰出现时间比甘露醇晚,持续时间比甘露醇长约2h,并且无反跳现象,对肾功能损害少和对电解质平衡干扰少的特点,更适用于慢性高颅压、肾功能不全或需要较长时间脱水的患者。利尿性脱水剂如速尿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也可给予地塞米松,以减轻脑水肿,特别是血管源性脑水肿。
4、溶栓治疗:由于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脑血栓形成不同,脑分水岭梗死发生机制中最主要原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疾患等3方面,动脉粥样硬化为重要的基础病因,所以一般不进行溶栓治疗。但可根据血液检测指标应用比较缓和的蛇毒类药物治疗,如去纤酶(降纤酶)注射剂,首次10U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90min以上,以后隔天或每天静点1次,每天5U,连用2次,一个疗程5天。能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过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
5、抗凝治疗:合理应用可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形成或加重,常用的有肠溶阿司匹林,50~75mg,1次/d。其他药物尚有华法林(华法令)、醋硝香豆素(新抗凝片)等。
6、急性期血压的调控:由于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机制多与体循环低血压有关,一定要认真对待血压。对于脑分水岭梗死的血压调控,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主张应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在急性期的血压不高或稍低时,可考虑给予适当的升压药物,或及时补充液体,以保证脑的血液供应,防止病情的加重。对于血压稍增高的,大部分患者无须急于进行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