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多见,60%在下叶后基底段,位于上叶者少见,15%无症状,多在青壮年出现以下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及心悸,气短等,症状多因病变与支气管交通所致,经抗感染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病程也有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的。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周围肺组织常有肺炎,此时要待炎症消退后,才能证实阴影的囊性特征,病变大小可随时间有很大变化,主要依其内部的气体,液体量,如果隔离肺有感染,其阴影形态可在很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在呼气时,可见隔离肺内有气体滞留。
三、先天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该词常被用来代表一种畸形合并某些支气管肺病变,但在此指的是与胃肠道交通的肺隔离症,最常见为肺隔离症的囊腔与食管下段或胃底交通,其病理特点符合叶内型或叶外型肺隔离症,Gede在1968年首次采用该词描述,在该词被采用前,此类肺隔离症被归为叶外型,异常肺段最常见于食管(多在下段)交通,也可是胃,其右侧多见,占70%~80%,男女发病率等,虽成人也可发病,但多在1岁前诊断,表现为:慢性咳嗽,反复发作的肺炎或呼吸窘迫,常见伴随其他畸形,如:叶外型肺隔离症及膈疝。
四、短弯刀综合征:Chassinant在1836年首先描述此综合征,含有以下3种畸形的疾病被称为短弯刀综合征:
1、右肺发育不全。
2、右肺静脉回流异常,肺静脉汇入右心房和(或)下腔静脉。
3、体动脉供血,因胸片有右心缘旁弯刀状异常静脉阴影而得名,其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病理体动脉供血:最常表现为右肺上,中叶为肺动脉供血,而下叶有1根或更多体动脉血管供血,其可能起自胸主动脉下段,经下肺韧带进入肺实质,或起自腹主动脉,穿过膈肌进入下肺韧带,体动脉供血的肺组织可正常通气或如隔离症样无通气,且显示肺血管高压。
五、静脉回流异常:多仅有1根右肺静脉,也可是2根,其引流全肺或仅限中,下叶静脉血回流至下腔静脉,故此综合征形成左向右分流,造成右心负荷过重,而右肺也不具备正常生理功能,异常肺静脉与腔静脉的汇合点可在膈上或膈下,两者发生率相近,右肺异常:常见右肺发育不全或发育不良,可伴支气管畸形。其他异常:此综合征可能合并的其他畸形有肺动脉缺失或发育不良,右位心,房间隔缺损,马蹄肺等。结合临床表现,X线胸片特点,首先选用B超检查,再根据情况进一步采用CT,MRI或血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