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选用定容型呼吸机为肺损伤病人做机械通气。这类病人的肺部顺应性下降和气管阻力增加,但定容型呼吸机释出的潮气量不会降低。为大多数肺损伤合并呼吸功能不足的病人,给予潮气量10~15ml/kg和呼吸频率12~14/min,而肺实变的病例也许需要增加每分通气量。合并低碳酸血症和碱中毒的病例,应在病人气管与呼吸机的活瓣之间连接一根40~120cm的导管,以增大无效腔。氧浓度控制在40%以下。
大多数人建议采用间歇强制通气(IMI)+呼吸末期正压(PEEP)的机械通气方式,患者可自主呼吸,平均气管压力较低,故对心排血量的影响较小。IMI允许患者不受任何阻力影响,自主地呼吸由呼吸机提供相同温度、湿度和氧浓度的气体,呼吸机每隔一定时间给予1次正压通气,正压通气也不受自主呼吸的影响,理论上可使气体均匀地分布到整个肺区。IMI可避免过度通气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理论上病人能自行调整PaCO2。此外,可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使用IMI方式通气时,由于患者与呼吸机不发生拮抗,无需使用或少用镇静、麻醉或肌肉松弛剂。使用PEEP0.49~0.98kPa(5~10cmH2O),可以打开更多的肺泡参加呼吸,以获得更好的通气/灌注比率。另一个有用的技术是增加吸入气体的压力,使吸气峰压维持0.5~1.5s,以便有额外的时间使肺泡充实和较有效的将吸入的空气分布到肺组织内。在正常人,PEEP和这些措施可影响静脉回流到心脏,但在肺损伤后已有不同程度实变的病例,这个问题不大,因为顺应性下降的肺会消耗掉这些高压,不会导致胸膜腔内压增高。实际上,这些有害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如果出现在这样的病人身上,可能是血容量真的不足,应该及时扩容治疗,而不应为此而停止呼吸治疗。其他原因由于呼吸衰竭,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超负荷,使室间隔左移,缩小左心室容量,使心搏量减少。对这种情况的治疗,最好使用强心药,如多己酚丁胺或异丙肾上腺素,也不应停止呼吸治疗。因此,对损伤病人使用正压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更应密切观察,善于分析判断各种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一旦出现问题,就停止呼吸治疗。
对肺部损伤病人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相对长,必须在肺部挫伤得到稳定,X线胸片显示浸润性阴影明显吸收,循环基本稳定,心排血指数>3L/(min·m2),当每分通气量<180ml>8.0kPa(60mmHg),无PEEP或少于0.98kPa(10cmH2O)时才可试行停用呼吸机。停机3~5次/d,每次停5~10min如生命体征无变化,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则可增加停机次数及延长停机时间,系列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则可争取在24h内完全停用。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