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猝死 > 正文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分期 心脏猝死的心理变化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分期

呼吸心跳骤停是指患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突然发生停止。呼吸心跳骤停发生后,心脏停止搏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极低血流状态,呼吸运动停止或受到抑制,临床表现为无脉搏、无呼吸、无意识、血压测不出等死亡外观,是儿科最危急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状态。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各期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一)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

(二)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

(三)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

(四)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