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正文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方法

⑤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持续性出血不止,出血不见凝血块。

(2)禁忌证:

①有显著的出血倾向或潜在的出血病。

②结核空洞出血,溃疡病出血,有出血倾向的严重肝病或高血压脑病。

③手术后短期内,或有巨大的出血创面未曾完善止血。

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已过渡到纤溶亢进阶段。

(3)产科并发症中肝素的应用:结合产科DIC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产后有巨大的胎盘剥离面,是否适用肝素,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总结报道,对前述诱发DIC的几种产科并发症有以下见解。

①胎盘早期剥离:其主要症状为显性和隐性出血,多发生于高血压产妇,严重病例胎死宫内,胎死宫内的百分率国外为0.12%,北京妇产医院为0.17%~0.23%,血小板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国内外一致认为在大量输血,输新鲜冷冻血浆可增加凝血因子,提高纤维蛋白原,尽快结束分娩,胎儿,胎盘晚出后,凝血因子可自然恢复正常,无须应用肝素以免加重出血,国外报道10U新鲜冷冻血浆输注,可提高纤维蛋白原1g/L,但也有在未娩前给小剂量肝素25mg未增加产后出血的报道。

②胎死宫内:1959年Pritchard报道,胎死宫内滞留子宫4周以上,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者几乎占25%,所以在死胎病灶清除之前,应输注肝素,待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再引产清除胎物。

③感染性流产和流产:感染性流产主要是积极控制感染后清除子宫内胎物,DIC可自然消失,各种流产包括中期妊娠引产,发生DIC的原因与采取的手术措施有关,据美国加州一个工业城市Ingwood医院(1980~1981)的报道:吸引刮宫DIC发生率为8/10万,扩宫清除胎物刮宫DIC发生率191/10万,高张盐水引产DIC发生率为658/10万,我国虽无详细统计数字报道,据北京医学会北京几家大医院的统计(1983),虽高张盐水引产早已废弃,但芫花和天花粉蛋白(天花粉)引产也有DIC发生,中妊DIC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吸宫流产。

上一页2/6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