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其它文章 > 肠梗阻 > 正文

肠梗阻小肠造瘘者回纳后体重下降吗 肠梗阻造瘘能活多久

(7)小肠结肠炎:巨结肠根治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者占10%~18%,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学者们认为与狭窄段痉挛梗阻、细菌繁殖毒素侵蚀肠黏膜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小肠结肠炎可发生于围手术期或数月以后,特别是术前已有结肠炎者术后更易发生。一旦出现小肠结肠炎症状:患儿腹泻、稀臭水样粪便、腹胀、发热,应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及脱水,必要时亦可给予庆大霉素、甲硝唑、泼尼松保留灌肠。严重的小肠结肠炎常可引起败血症、脱水、休克及DIC死亡。

近年来时有报道根治术后合并缺血性坏死性肠炎,发病率约为4.5%,预后凶险,病死率更高。检查患儿多有腹胀、肠型、大便稀臭合并有鲜血排出。纤维结肠镜检:常可见黄豆大小溃疡。

假膜性肠炎是根治术后肠炎的另一类型,病死率高达50%。患儿大便培养可发现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作血清或大便毒素检查多呈阳性。结肠镜检,见肠壁出现大量黄色假膜斑块,斑块多在黏膜腺开口处,由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物组成。其有效治疗方法是口服或静脉给予万古霉素50~100mg/(kg·d)或甲硝唑,常用广谱抗生素无益且有害。

(8)术后肠梗阻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约占9.6%~12.7%,引起梗阻的原因多为术后肠粘连,极少数为术后肠套叠。肠管大量切除后,腹膜创面暴露,易引起粘连,关腹时应将其腹膜化。肠系膜根部缺损应仔细封闭,以防形成内疝。肠管整理检查有无憩室等。当结肠大量切除时应注意肠系膜勿旋转扭曲。早期出现症状者给予保守治疗:胃肠减压、禁食、中药灌胃等,多数可以达到缓解症状而治愈,需剖腹探查者极少。术后晚期出现梗阻者,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

(9)污粪、失禁:巨结肠术后早期发生污粪失禁高达30%~40%,患儿排稀便时常常有少量粪便污染内裤,尤其是夜晚熟睡,粪水溢出污染被褥。轻者偶有发生,重者每晚出现。甚至肛门失禁,失去控制能力。污粪多数在半年后好转,1年左右痊愈。晚期仍有污粪者占20.5%,失禁约10%。引起这一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在于切除括约肌过多,通常切除1/2或者更多。内括约肌切除过多容易发生污粪,相反保留过多,又可出现内括约肌痉挛便秘复发,究竟切除多少为恰当,临床医师难以掌握。国外学者亦有同感。因此笔者改用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斜吻合术。既全部保留了括约肌功能,又彻底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有效地防止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页8/10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