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其它文章 > 肠梗阻 > 正文

肠粘连,肠炎肠梗阻 肠粘连不完全肠梗阻

肠梗阻灌肠方法

一、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从鼻孔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持续抽吸胃肠分泌液及吞入的气体,以减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使受压、曲折的肠管随蠕动而自然缓解,恢复至发作以前的粘连状态。

2、输液:矫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血、改善一般情况。

3、抗生素疗法:消除因肠梗阻而使肠管内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感染。

4、中医疗法:祖国医学称肠梗阻为肠结。治以通里攻下、利水消胀法,常用大承气汤加减。处方举例:大黄9g、厚朴6g、芒硝6g、枳实9g、莱菔子15g、桃仁9g、赤芍15g,如肠腔内渗液多者,加用甘遂末。每次0.5~1.0g冲服。

5、灌肠疗法:可用1%盐水灌肠,也可用上述中药第二煎作保留灌肠以达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6、保守观察:可自胃管灌入稀钡糊,观察其下行后肠梗阻近端肠管的形态、分布、活动程度。鉴别是完全性还是部分性肠梗阻,并可进一步观察梗阻远端的部位,有利于必要时选择手术切口之参考。

二、手术疗法

保守观察治疗的病人如有以下指征即应中转手术:

1、中毒症状加重、脉搏、呼吸加快、体温上升、脱水不能纠正或不稳定。

2、腹胀加重、腹肌出现紧张、压痛,在保守观察中有进展。

3、腹腔穿刺,腹腔渗出液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

4、服钡后,钡剂不能下行,或长期固定一处不变。手术具体方式根据当时病儿具体情况及病理变化决定,可作单纯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或外置造瘘,Ⅱ期吻合术。

三、预后

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相关。一般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在矫正脱水酸中毒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绞窄性肠梗阻则取决于坏死肠管的范围。一般抢救及时均可挽回生命。如果后遗超短肠(小肠剩余不足40cm)预后较差。

新生儿肠梗阻偶尔放屁不排便

如果家里的宝宝几天不排便也不放屁,不好好吃奶还吐奶,肚子胀胀的,给他揉的时候他还会哭闹,那宝宝很可能是肠梗阻。新生儿肠梗阻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发现了一定给予治疗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那么小编在这里就新生儿肠梗阻怎么办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如果一直都没有大便,要考虑是消化道发育异常所致的改变的,这种疾病在妊娠的时候,就可以有养水增加的改变的,应该到外科做确诊检查的,如果检查支持发育畸形,要考虑做手术治疗的,如果是大便梗阻所致,可以试试先做灌肠治疗,看看能不能改善;

2、小儿尤其是小婴儿在重度疾患时,除发热、原发病症状外,若出现肠梗阻典型表现时,应高度警惕,以免贻误病情。对这类由重度感染继发肠梗阻伴发热者,临床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亦即采用非手术疗法,予抗炎、退热降温等,同时应予禁食、胃肠减压、针刺足三里、合谷穴等,确认无机械性肠梗阻者,可予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

3、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儿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

新生儿肠梗阻的原因

1.、消化道畸形胚胎发育阶段发育不全导致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如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肠狭窄、十二指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粘连等。

2、动力性肠梗阻新生儿还可因肠管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肠管蠕动功能紊乱,产生动力性肠梗阻。梗阻可发生在肠管的任何部位,可由于肠腔病变,如肠管里的粪块堵塞;肠壁本身病变如肠壁发炎、水肿导致狭窄、肠壁肿瘤、肠管套叠或肠管外的因素等。

对于初生婴儿肠梗阻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一旦发现孩子患得这种病症之后,应该高度警惕,。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这种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夭折的一大因素。父母在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后,不要慌张,一定要冷静下来及时就医,因此了解新生儿肠梗阻的相关常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