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长Q-T间期综合征 > 正文

长Q-T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①镁是钙离子的天然拮抗药,可能对早期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

②补充体内的镁缺乏。现已知,镁是人体细胞内仅次于钾离子即处于第2位的阳离子,与体内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机体缺乏镁时,可导致这些酶,尤其是与ATP有关的酶功能不足。体内的镁离子有1%存在于血液中,即使缺镁时,血镁浓度仍可在正常水平,但可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钠钾ATP酶功能不足,使钾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钠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从而诱发Tdp的发生。

③镁离子可抑制交感神经节,减低心肌应激性,对消除异位心律亦有裨益。一般用25%硫酸镁10ml缓慢静脉注射后,用0.5%~1%硫酸镁溶液250~500ml静脉点滴,维持5~7天。

(5)维拉帕米:当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Tdp而且其他措施无效时,可试用维拉帕米,有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一般认为,维拉帕米对长Q-T综合征患者不宜作为第一线用药。例如Grenadier等对4例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的Tdp患者,给予维拉帕米10mg静注,其中3例发作终止,且未复发。一般用5~10mg维拉帕米加入20~60ml溶液中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长Q-T综合征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可能包括两个方面:①抑制心肌细胞膜钙离子内流而抑制早期后除极的发生;②非竞争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

(6)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无效,但也有一些报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Tdp成功。如国内段氏报道3例长Q-T综合征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滴,继以1~4mg/min维持,均终止发作。并认为,一般剂量对心肌传导、收缩及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均无不良影响,且对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交界处的传导有一定改善,从而消除双向或单向传导阻滞,有利于终止折返,故可用于Tdp。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血心肌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基础心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上一页3/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