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疾病常识 > 幼儿急疹 > 正文

幼儿急疹出疹后易哭闹 幼儿急疹出疹后易哭闹怎么办

小儿麻疹在小孩子里是很常见的,但是患有小儿麻疹平时如果没有注意的话,很可能会使病情变得严重,而且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所以在生活中,小孩子患上小儿麻疹是需要非常注意的,那么患有小儿麻疹的患者平时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护理人员要戴好口罩或注射麻疹疫苗,以防交叉感染。

2、居室应常通风,因在阳光下或流动空气中20分钟麻疹病毒会失去致病力,但要避免病人被风直接吹到,为避免阳光直晒,可用深色窗帘遮盖,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地面可泼洒一些水。

3、由于病人高热消耗较大,应鼓励病人少量多餐,进食一些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喝开水。

4、前期、出疹期体温在39.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用紫雪散、柴胡、清热解毒散等缓和的退热剂退热,把握热度不能降得过猛,以免剧烈的退热会使疹子发散不充分,头部可敷温湿毛巾,切忌酒精擦浴、冰袋降温。

5、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6、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以上为大家总结了几点小儿麻疹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的坚持下来,如果孩子的病情有所加重,一定要及时的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并且希望所有患有小儿麻疹的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

幼儿急疹出疹后易哭闹

幼儿急疹发病比较突然,有的妈妈毫无准备,就会对此感到很惊慌。宝宝急疹出疹后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因而会哭闹不止,妈妈听着也心疼。幼儿急疹出疹后哭闹不止该在怎么办好呢?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

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生病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烧时,要给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幼儿急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不必一次次往医院跑。得了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也不要乱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特别提醒:

◆婴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

◆当孩子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婴儿在急疹期间要注意护理好,要懂得安抚宝宝的情绪,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哦。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