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母婴育儿 > > 正文

痛经又叫腺肌症吗?腺肌症是什么病?怎么形成的?

痛经又叫腺肌症吗?

痛经有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症)引起的,也有可能不是子宫腺肌病引起的。

痛经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子宫腺肌病可以引起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是由于女性子宫内膜过厚,在月经期过多前列腺素释放入血,导致子宫平滑肌剧烈收缩所致。原发性痛经的程度相对较轻,一般在月经初潮时首次出现,除了下腹疼痛以外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使用布洛芬、扑热息痛等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良好。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原因之一是子宫腺肌病,除此之外,还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当女性由于子宫腺肌病引起痛经时,疼痛的程度相对较重,除了下腹疼痛以外还常常伴有腰痛及腹泻的症状。一般口服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药物往往难以完全缓解疼痛。另外,育龄期女性还会出现不孕的情况。患者首先需要到医院完善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引起痛经的原因。如果确定是由子宫腺肌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医嘱使用达那唑、孕三烯酮、GnRH-a等药物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进行治疗,促进子宫平滑肌内的内膜组织萎缩。如果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同时患者又没有生育需求,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子宫切除术。

腺肌症是什么病?怎么形成的?

腺肌症,也称为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体积增大、痛经、月经量过多等症状。腺肌症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有关。

腺肌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经量增多:由于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月经期间出血量会增加。

经期延长:腺肌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良,从而使月经持续时间延长。

痛经:腺肌症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痛经,疼痛部位通常位于下腹部正中。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性交疼痛、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等症状。

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生育需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腺肌症通常指子宫腺肌病。一般情况下,子宫腺肌病可能是遗传、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如果有子宫腺肌病家族病史,患子宫腺肌病的可能性更高。平时应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注意保暖。

2、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反向生长和子宫壁的腺体组织扩散,进而出现子宫腺肌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静心口服液、益母草颗粒等药物治疗。

3、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感染病原体而发生的炎症,促使腺体组织向子宫壁生长。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妇乐片、金刚藤胶囊等药物治疗。

4、人工流产: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子宫腺肌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治疗。

5、剖宫产:可能与子宫内膜的损伤和修复过程有关,使得腺体组织逆行扩散到子宫壁内。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等。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