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宝宝最常出现的病症之一,宝宝咳嗽时,很多家长都会习惯性地认为是感冒着凉引起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误吞异物也可能造成宝宝咳嗽不止?
最近,局长就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新闻。
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很可能就酿成大祸了。所以,千万别再以为咳嗽只是件小事了。
今天,我们特别请来了儿科医生,为大家讲解关于宝宝咳嗽的知识。
01
分清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要治病,肯定得先知道病因,对于咳嗽,千万不要一味地归因于感冒,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1、感冒导致的咳嗽:
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较轻,同时可能伴有鼻塞、流鼻涕,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低热。感冒好转时,咳嗽会很快缓解。
2、过敏性咳嗽:
发生这种咳嗽的宝宝大多是过敏体质,平时可能容易过敏。
这种咳嗽一般春天开花时发病较多。宝宝咳嗽时看起来很费劲,好像是从肺里面咳嗽出来似的,咳嗽比较频繁,早晨和夜间咳嗽比较明显,往往呈阵发性发作。咳嗽虽然剧烈,但是痰很少。
咳嗽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2-3个月,而且普通的止咳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
3、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发生急性喉炎时,可能会出现鸡鸣状的咳嗽,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这种咳嗽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不然有发生窒息的风险。
4、支气管炎、肺炎导致的咳嗽:
这种咳嗽往往都是由感冒引起,但是大多会合并细菌感染。宝宝咳嗽的声音比较厚重,痰较多,咳嗽同时可能伴有喘息,还可能发高烧。
5、气管异物导致的咳嗽:
这种咳嗽往往在孩子进食时发作,宝宝会突然出现呛咳,可能伴有明显的吸气困难,宝宝还会出现面色苍白。
这种情况是宝宝在进食时哭闹或是和他人打闹导致食物误入气管造成的,要及时送医,不然有发生窒息的风险。
6、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咳嗽:
这种咳嗽比较少见。
除了咳嗽之外,还可能会有胃部不舒适的症状,这种咳嗽往往在餐后出现。
02
出现这些情况,快去医院
如果宝宝发生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
1、咳嗽时感觉有类似鸡鸣的声音时,可能是出现了急性喉炎。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因为急性喉炎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的梗阻,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2、宝宝感冒后咳嗽持续加重
如果感冒持续加重,而且伴有明显的咳痰,还有呼吸急促的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支气管炎或者是肺炎。
这种情况下,需要去医院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宝宝咳嗽的同时还伴有发烧
如果咳嗽的同时还发烧,宝妈们要观察宝宝的体温,如果宝宝的体温越来越高,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萎靡、周身酸痛的症状,也要及时送去医院救治。
03
千万别盲目使用止咳药
宝宝咳个不停,真的让妈妈很揪心。
有的妈妈会给宝宝服用止咳药物,希望宝宝早日康复,恨不得服药之后宝宝就立马不咳嗽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咳嗽是身体应对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咳嗽时能够将呼吸道的痰和病毒排出体外,可以减轻呼吸道的炎症,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盲目止咳,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轻度的咳嗽可以不用服用药物。如果宝宝咳嗽的症状持续加重,有很多痰,而且痰不易咳出,可以适当口服一些化痰的药物,帮助痰液排出。
千万不要给宝宝吃强效止咳药,成人使用的右美沙芬、可待因等止咳药,副作用较大,都不适合宝宝。
有些家长觉得中药副作用比较小,可能会给宝宝使用一些中药制剂。
但是,宝宝的肝肾都还没有发育成熟,代谢能力较弱,服用这些中药也会对宝宝的器官造成损害。
宝宝咳嗽时,重要的是了解宝宝发生咳嗽的原因,解决导致宝宝咳嗽的疾病,而不是单纯的止咳。
04
咳嗽咳久了会变成肺炎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咳嗽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某些疾病引发的一种外在表现。
说白了,就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射”。当身体收到一定的刺激,例如痰液、异物、刺激性气体、某些药物等等因素时,就会引起咳嗽,会用咳嗽的方式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而肺炎是有某些具体的病菌感染引起的。当宝宝患肺炎时,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但咳嗽不是肺炎的原因。
咳嗽并不会引起肺炎,相反,肺炎会引起宝宝咳嗽。
其他的呼吸道疾病,比如流感、支气管炎都会让孩子咳嗽。这些病症是否会转化成肺炎,和孩子本身的体质、受到感染的病毒类型有关,和咳嗽时间长短无关。
所以,不要再被广告里的“宝宝总咳嗽,当心变成肺炎”骗了。
妈妈如何正确护理咳嗽宝宝
第一式:位置除痰法
1、俯卧:用几个枕头做成一个有斜度的立体,倾斜度约为20—30度左右,然后让宝宝俯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这样利用地心引力,使肺部的痰液自动流出。
2、侧卧:让宝宝侧身睡在枕头上,左侧或右侧都可以,同样头低脚高。因为采取不同的位置摆放身体,会令肺部不同部位的积痰容易排出。
3、仰卧:让宝宝仰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令痰液容易排出。(每个位置约停留5分钟,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的现象,应立即停止)
第二式:拍痰法
1、在位置除痰的基础上再加上拍痰法,能更有效地将痰排出。原理是通过空气及手掌的震动力,深入肺部,使积痰松动而排出。方法是让宝宝俯卧在有斜度的立体上,头低脚高,妈妈一只手护住宝宝背部,另一只手窝起手掌,用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
2、维持同样的姿势及手法,在宝宝上背部的左右两边轻拍,目的是拍走积痰。每个动作需拍3—5分钟。
第三式:震动法
让宝宝仰卧在有斜度的立体上,头低脚高。当宝宝呼气时,妈妈用双手紧贴宝宝胸部震动(但不要太大力);宝宝吸气时,妈妈双手放松。
注意事项:宝宝吃完食物后2小时内不宜做除痰运动,以免发生呕吐的危险;在除痰过程中,一定在不断观察宝宝面部表情变化,若出现气喘或仁何不适,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