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新闻
药企药品
病因症状
疾病常识
养生保健
母婴育儿
医院大全
医院查询
医生介绍
疾病查询
快速导航
健康新闻
药企药品
病因症状
疾病常识
养生保健
母婴育儿
心理健康
医院大全
医院查询
医生介绍
疾病查询
疾病科普
接骨疗伤的良药续断
据说古时候有一女侠罗氏,因经常为贫民百姓打抱不平,遭到歹徒盗匪的嫉恨。一次,盗贼趁她怀孕身手不便之时对她下了毒手,幸亏乡邻们及时赶到进行营救,盗贼仓皇逃走,但侠女身孕已受损。
...[详细]
医技远近闻名苏州曹某有技无德非良医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版的《冷庐医话》(陆以湉著),在卷一“医鉴”部分记载了几个劣医的案例,发人深省。 一个是苏州曹某,医技远近闻名,但其“声价自高,贫家延请每不至。”一日,一富户人家的女儿病了,安排仆人延请曹医生诊治
...[详细]
宋太祖与“贼裤带”
据载,宋太祖赵匡胤出身贫寒,年轻时曾做过买卖油的生意人,人们称之为场面油郎,每天走街串巷,游走于集市之中。在一次赶集中,赵匡胤与一个当地无赖发生争执,双方大打出手
...[详细]
李世民与牡丹
关于牡丹的传说很多,牡丹为“花之王”,大多数人都知道,而对“花之王”的来历,则知之者不多
...[详细]
秋阳照耀下的菊芋
深秋,正是菊花怒放的季节,我利用国庆长假,回了一趟农村老家,在老宅的院墙外,看到了久违的菊芋
...[详细]
陈自明与《妇人大全良方》
宋代医学家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是当地的名医。陈自明家中藏书很多,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发生了兴趣。成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他游学东南各地
...[详细]
补之不当致盲案
费伯雄为清代名医,其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其介绍一案例,看似简单,但思路与方法颇有新意,值得回味与借鉴。 郑某,体形丰满,素喜进补,日前将上好人参二两纳入鸭腹煮食,五日后觉目光模糊,十日后两目青盲,不能视物,遍治无效,求诊于余
...[详细]
奇方治愈张判官毒疽
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有一位官员张某患病。开始只是胸部疼痛,后来痛处长出一粒赤豆般的小疽,慢慢地竟长成了栗子大小。痈疽溃破以后流出脓血,痛入骨髓,无法入睡。张某遍请当地名医诊治,毫不见效,弄得人憔悴不堪,自以为必死无疑
...[详细]
曹雪芹与定黄灵
曹雪芹既是文学家,又是比较精通中医,同是又是食疗专家。据载有一天,曹雪芹正在写作,有人前来看病。患者为22岁的女性,结婚2年,月经推迟2月未至,头晕眼花,少食懒言,时时泛泛欲吐,心悸心慌,畏寒肢冷,脉息细弱,但少阴脉稍盛
...[详细]
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筒牍文化中的中医学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叫“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在纸发明前,简牍就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
中药仿单的应用源远流长姚太生国药号中药仿单
姚太生国药号中药仿单。 中药仿单是附在单味中药或中成药包装上的药物说明书,主要介绍了药名、性味、功用、应用范围、禁忌、注意事项等,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作用于宣传药店的名号、地址、经营范围等
...[详细]
一本珍贵的手抄医案,常州名中医承博渊
承博渊手抄承槐卿《临证医案》原件。 常州名中医承博渊(1919—1968)抄写的承槐卿《临证医案》原件,最近在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的焦溪老街上被发现,由承槐卿的侄重孙(承博渊之长子)承乃强妥善珍藏。 承槐卿(1862—1945)世居焦溪
...[详细]
神农尝百草药性自此明
中国邮政于2019年8月6日发行了《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1套6枚,其中第三图是“神农尝本草”。邮票设计者倪传婧采用了插画的表现形式阐述了主题
...[详细]
以人为本、以仁为心的章朱学派
章次公 朱良春 章朱学派是著名中医学家章次公、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及其门人创建和传承的一个现代中医流派
...[详细]
中药传说贝母源自“背母”
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的鳞茎可入药。产于浙江省象山、新昌、宁波一带的叫象贝,产于四川、云南、甘肃一带的叫川贝。全国各地农村均有栽培
...[详细]
首页
上页
...
2
3
4
5
6
下页
尾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