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医疗前沿 > > 正文

冬天干咳是什么原因 冬天感冒干咳是什么原因

治疗干咳嗽的偏方有哪些?

冬季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有哪些?冬天已经悄然来到,咳嗽冬天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下面我们将介绍些小偏方给家长。

1、巧治风寒咳嗽——萝卜葱白汤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巧治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巧治伤风咳嗽——芫荽汤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巧治风寒咳嗽——白萝卜蜂蜜蒸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巧治肺燥咳嗽

材料:党参250g、沙参125g、桂圆肉120g

制作方法:先以适量水将党参、沙参和桂圆肉浸泡透发后,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食用方法: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顿饮,每日3次。

6、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干姜30g、淡豆豉15g、饴糖(或关东糖)250g

制作方法:将干姜和淡豆豉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大火煎煮浓缩,至煎液较稠厚时加饴糖,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成丝状,而不甚粘手时,停火。趁热搅拌,使糖变为乳白色,再趁热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制成条,再分割100块,即可。

7、巧治风热咳嗽

材料:丝瓜花10g

制作方法:将洁净的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洗,加盖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

食用方法:趁热顿服。每日3次。

8、巧治肺虚久咳

材料:大鸭梨(雪花梨)1个、川贝母10g、冰糖30g

制作方法:把大鸭梨洗净,柄部横断切开,挖去核,在里面装上川贝母,把梨上部拼对好,用牙签插紧,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和少许水。再把碗放蒸锅中蒸4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

每年冬天干咳是什么原因

冬天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感冒感冒了先流鼻涕,然后会发展为咳嗽,有许多人都非常纳闷,咳嗽咳好多天,但是吃了抗生素却没有用,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就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之中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肺炎支原体的一些知识。

一支原体是什么东西?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并且形状可以随意改变的一种生物,它的体积非常的微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小的原核生物了,而且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形成不同的样子,比如说形成许许多多的分支,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支原体,支原体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人身体里面,动物身体里也有,但是大多数一般是不会治病的,对人体致病的一些支原体,主要就是肺炎支原体,或者是一些关于生殖器感染的支原体,同时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许多对于我们身体有保护作用的细胞,比如说吞噬细胞可以帮助我们杀灭支原体,所以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一般来说支原体不会入侵。到我们血液里面,但是它是可以通过一些黏附作用和我们的细胞紧紧的张合在一起,然后让我们的细胞损伤,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咳嗽

肺炎支原体算是支原体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了,而且他经常会引发咳嗽的现象,因为它会引起肺炎,同时也会有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一般来说会通过呼吸道传播,在每年季节变化的时候非常容易感染,一般来说秋天刚到的时候容易感冒,然后对于15岁以下的人群来说抵抗力比较低,所以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它的症状是比较轻的,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不规则的发热现象,还会感觉到自己的头痛,同时会有一些刺激性咳嗽的症状,有时候其实这不是支气管肺炎,但是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或者是过敏现象,比如说有一些湿疹皮疹。同时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和负荷也是比较大的,除了肺炎支原体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支原体对我们的人体有害,比如说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可以通过性接触来传播,这样的话就会让尿道和前列腺感染,然后引发一些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肺炎支原体如何引起咳嗽以及一些支原体的简单的知识,建议冬天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寒冷的地方多穿一些衣服,在人流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说地铁公交或者是一些公共场所,戴上口罩防止呼吸道传播支原体保护自己。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