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医疗耗材腐败频发,如何斩断利益链条?

集采是否可以解决医疗耗材腐败?

近两年,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不断推进。2020年11月,心脏支架集采结果在天津开标,中选产品10个,降幅超90%。2021年9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官宣人工关节集采结果出炉,人工关节降幅达到80%以上。

随后临床检测制剂也进入集采。2021年8月,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公告》,该公告主要涉及肿瘤相关抗原测定、感染性疾病实验检测、心肌疾病实验诊断、激素测定、降钙素原(PCT)检测(定量检测)这五类化学发光试剂产品。

集采之下,医疗耗材相关的腐败问题是否能避免?上述企业人员也认为,当前通过集采、药械占比等多种制度设计,肯定会让医生没那么多操作空间,但另一面是,患者在医院的选择也变少了,无法像过去一样在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特点的手术耗材中选择。

徐毓才认为,集采肯定会压缩其中的腐败空间,但目前集采的耗材品类还较少,占临床使用的比例还不高,所以采购过程中依然无法杜绝腐败。

“所谓的公立医院其实只是名字上叫公立,但是事实上政府的投入大概10%都不到,也就是90%以上的收入都要医院自己去创收。”据中新经纬,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权威医改专家李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腐败与体制有关,国家基本上是不管医院的投入运行和分配的。但是我们对医疗服务的价格也是控制得比较严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所以医院通过器械耗材、检查的缺口里面来创收,国家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轮轮地管。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