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依靠治疗无法有效遏制癌症危机的蔓延,预防才是控制癌症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战略,而筛查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5月2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抗癌协会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筛查技术”发布暨精读巡讲活动于广西南宁举办。《CACA指南-筛查技术》主编、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主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出席,并就肿瘤诊疗-筛查技术开展系统的精读专题讲座。
“肠道从食管胃到结直肠,包括小肠,加在一起的发病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近60%。如果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的癌症,那大部分癌症就能解决、控制。”陈万青强调,因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以及发现不及时,癌症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很多患者首次诊断出癌症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加强筛查和早诊早治,是减轻癌症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会议期间,陈万青在会场接受了凤凰网专访,就重点癌种筛查、肠道筛查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网健康:很多民众对于癌症筛查和健康体检有着不小误解,但实际上两者不能划等号。对于个体癌症筛查来说,有哪些专项筛查要格外注意,为什么?
陈万青:癌症筛查技术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是普通体检是没有的。因为癌症种类很多,如果从头查到尾可能也不现实,所以面对专科的癌症筛查,首先要了解自身高危状况,在前期进行评估,再有针对性地去开展适合自己的癌种筛查。比如,吸烟人群可能就把肺癌筛查作为重点。
现在的筛查技术基本都是针对高发癌症,像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肝癌等。这几个癌加在一起,可能占了新发癌症发病率的近80%。因此抓住这几个癌的筛查,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癌症的早筛。我们不提倡进行罕见癌肿的筛查,因为效率不高。
凤凰网健康: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作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我国有70%的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问题,请你谈一谈肠道筛查的重要性和对普通民众的一些建议。
陈万青:肠道从食管胃到结直肠癌,包括小肠,加在一起的发病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近60%。如果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的癌症,那就能解决、控制大部分癌症,因此肠道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非常关键。并且这几个癌症,包括食管胃癌和结直肠癌,医疗系统都有非常完善的筛查方法。
CACA指南指出,肠道筛查的金标准就是内镜,包括胃镜和结肠镜。有些无创的也可作为替代方法,比如说便潜血这类检查可定期开展,如果是阳性,再进行肠镜检查,这样效率更高。
便捷性便潜血自测器也是便潜血一种检查方法,可先做一个自检,再进行针对性检查。因为内镜有一些术前准备、饮食限制及用药措施等,可能不太方便。并且,有些属于有创性检查,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接受。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讲,可先做无创的便潜血检查,如果是阳性,再进行针对性深度检查,接受度更高。
凤凰网健康:前不久,你与赫捷院士等共同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第65届理事会会议,并与IARC签署联合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谅解备忘录及合作协议。会议也传递出将计划在中国设立首个区域培训中心。成立区域培训中心,对于中国的癌症筛查事业及未来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未来有何新发展规划?
陈万青:中国是第一次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成为第二期会员国家。对中国的癌症防控事业来讲,是一个突破。在这次参会中,我们谈到要在中国设立一个区域培训中心,一是作为大国担当,承担更多国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培训中心,我们可以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我们周边国家的一些科研合作。这能够促进国家癌症防治研究的发展,同时带动全球或地区的癌症防治的发展。
培训中心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开班,可能会招收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学员,先开展像登记、癌症筛查以及预防相关的项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