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想尝“春日限定”,要小心“春天的毒”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春天,总少不了尝鲜。可是,在春天的“吃吃吃”中,也有像“清明蔗,毒过蛇”这样的说法。还有人说,春天吃河豚,那得拿出“拼死”的精神。表面或清甜或鲜美的它们,到底为什么会让人中了“春天的毒”?

“变坏”的甘蔗

甘蔗,甜是真甜,毒起来也是真的毒。有俗语说“清明蔗,毒过蛇”。怎么清甜的甘蔗到了清明前后就摇身一变,变坏了?因为,它真的变坏了。

注册营养师薛庆鑫表示,清明前后的甘蔗有可能发霉变质,从而产生有毒代谢物:“甘蔗一般在每年10-11月收获,而吃甘蔗的时节可一直延续到次年4月,周期很长。长时间的储存,免不了有些就变质发霉了。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产生节菱孢霉菌,它会进一步生成3-硝基丙酸。这是一种嗜神经毒素,加热和消毒剂处理后毒力不减。”

所以,春季的甘蔗一定要谨慎食用。

那么,如何发现、辨别那些变坏的甘蔗?

对此,薛庆鑫介绍,霉变甘蔗的表面一般色泽不鲜艳、外观也不好,节与节之间或小节之间可见虫蛀痕迹,而在霉变甘蔗的末端则会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此外,新鲜的甘蔗有清甜味,如果能闻到霉变味或酒糟味,就说明它不新鲜了,可能已经霉变,最好别买、别吃。最后,也可以看看甘蔗的硬度,如果捏起来软绵绵的了,就是不新鲜了。

和其他食物发霉一样,哪怕甘蔗只是发霉了一点,那么,整根就都不要吃了。因为,它很可能已经被霉菌污染,只是肉眼还观察不到。

好吃难认的野菜

如果说春天吃甘蔗多少有点没赶上最好的时候。但是,野菜,那可是很多人的“春季限定”,错过可能就要等上一年。可是,这个鲜也不是那么好尝的。一些有毒植物与常见野菜、野果的外观相似,误采、误食后会引起中毒。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