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少女间断腹痛半年,病因大多医生只在书上见过

「请12号患者到神经外科1诊室就诊……请12号患者到神经外科1诊室就诊……」

接过瑞瑞厚厚一沓的检查报告,直觉告诉李主任这个小患者病情「不一般」。瑞瑞今年才15岁,而病历显示这已经是瑞瑞本月第四次就医了,本该和同龄人一样专心备战中考的她为何会频繁出现在医院呢?

这一切要从半年前的「肚子疼」开始讲起……

青春期少女间断腹痛,妇科检查未见病因

半年前,瑞瑞总会感到「小肚子会隐隐作痛」,偶尔还会出现绞痛。最初以为是痛经,吃些止疼药就可以缓解症状,全家人都没太在意。但时间久了,瑞瑞发现腹痛与月经周期并不同步

在妈妈的陪同下,瑞瑞第一次挂了妇科门诊。妇科医生给瑞瑞查体发现下腹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医生建议除了常规检查再做个超声看看情况。妇科超声回报未见明显异常,而腹部超声示腹腔内肠系膜周围有「多个边界清晰回声均匀的团块」。

「目前的检查结果表明,你这个肚子疼应该与妇科无关,我建议你去消化科看看是不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偶有胃肠道症状,难道是「胃肠疾病」

于是,瑞瑞转到了消化科。消化科医生在了解了瑞瑞的病情和妇科就诊经过后,询问了一些胃肠道相关症状,瑞瑞表示偶尔有恶心腹泻的症状。

「超声上看有多个边界清晰、体积较大的占位性病变,建议再做个腹部核磁(MRI),进一步明确病变,然后去找我们科的张主任,他是腹腔疾病诊疗的专家。」

而消化外科张主任在了解病情后,认真地看了看腹部MRI片子后,问了瑞瑞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你身上有没有棕褐色的斑或者胎记?」

「胳膊上有,背上、腿上也有几处。」瑞瑞一边说一遍撸起袖子。

「看片子,不太像消化系统的病变……再结合你身上的斑,这可能是 I 型神经纤维瘤病。」

「I型神经纤维瘤病?」

主任看瑞瑞一家有点不安,安抚说:「I型神经纤维瘤病在全球多国都属于罕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很低;一般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有效控制,但也存在一定恶变的风险,如果一直任其发展可能有致畸的风险。我建议你去省医院神经外科找李主任,他对这个病很有经验。」

全身MRI锁定病因

从妇科到消化科,现在又要转到神经外科,瑞瑞的腹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了搞清楚病因,排队等待了半个多月,瑞瑞终于挂上了省医院神经外科李主任的号。

此前,瑞瑞检索过「什么是I型神经纤维瘤」。

少女间断腹痛半年,病因大多医生只在书上见过

瑞瑞还看到一些NF1病友分享的个人经历,这些患者年龄跨度很大,有成人、也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很多患者都能通过肉眼看到明显的纤维瘤体,有些甚至造成了肢体畸形。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也会这样,瑞瑞难以接受。

少女间断腹痛半年,病因大多医生只在书上见过

NF1可能累及多器官

神经外科诊室里,一看到李主任,瑞瑞就问出了最大的疑惑,「李主任,我这真的是NF1吗?可是,我身上看不到肿块呀!」

「看来你已经做了些功课。但NF1病例表现很多样,不是所有NF1患者都有肉眼可见的瘤体存在。」李主任没有直接回答瑞瑞的问题,「为了搞清楚到底是不是NF1,你需要做一次系统的检查。」

少女间断腹痛半年,病因大多医生只在书上见过

看着要做的检查项目,眼科裂隙灯检查、基因检测、全身MRI.....瑞瑞又提出了疑惑,「我是肚子疼,之前已经做过腹部MRI了,为什么还要做全身MRI?」

李主任解答说,「NF1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全身MRI 主要是为了评估身体其他地方是否还有隐藏的神经纤维瘤,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不然等到发展成巨大神经纤维瘤(瘤体面积 > 100 cm2),出现症状、影响外形甚至器官功能了,那手术风险就高多了[2]。」

系统检查下来,瑞瑞的全身MRI显示肠系膜丛状神经纤维瘤,未见广泛累及;存在突变NF1基因,最终确定了NF1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诊断。

治疗方案有限,以手术为主

确定诊断后,李主任向瑞瑞一家介绍了目前PN的治疗方案。

「PN的一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尤其是早期切除可以限制其对患者功能和外形的影响[1]。但由于 PN 沿神经弥漫生长,手术切除难度大,处理不当容易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而若首次未能全部切除瘤体,则可造成纤维瘤继续生长,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2]。全身 MRI 可以帮助识别 PN 分布和局部侵袭情况,一定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

李主任也提到了长期预后:「手术后也并不意味着痊愈,术后PN也易复发,部分患者一生要经历多次切除手术。NF1 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各类健康检查和评估,比如儿童及青少年期需要定期进行生长、血压、心脏、骨骼、神经、眼科、心理等检测评估,成人应定期进行乳腺癌、嗜铬细胞瘤、脊柱侧弯等健康筛查。」

那除了切除,能否通过药物无创地改善症状或抑制纤维瘤生长?

目前关于NF1伴PN药物研究还在积极进行中。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MEK抑制剂对PN部分缓解率较高,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也表明MEK抑制剂对减小纤维瘤体积有一定效果[3-4]。

最后李主任跟瑞瑞说,「总的来说,早诊早治是NF1治疗的核心策略。你很幸运,在病程早期就发现了病因。虽然目前 NF1 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但你才 15 岁,只要积极配合定期监测和治疗,总有希望等到有效治疗方案的出现。」

少女间断腹痛半年,病因大多医生只在书上见过

致谢:本文经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蒋小猛专业审核。

*中国NF1发病率的估算方法:

中国NF1发病率=新生儿发病率x中国人口出生率

根据全球数据推算,新生儿发病率为0.33‰[1],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出生率数据为13.57‰[5],计算得到中国NF1发病率约为5/百万。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