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看标本这个操作,并不能达到让患者家属更理解病情的目的。后来我也就不常规给患者家属看标本了,除非觉得不给家属看标本不能说明病情。大部分时候,我会给家属画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病情,我觉得这样简明易懂,家属更容易理解。」
彭福生医生认为,平时的沟通中建立医患相互信任,远比通过看手术标本来获取信任更有效、更重要。
有医生坦言:担心增加污染风险
是否可以有效增进医患沟通,立意有待商榷。
经过检索,有一篇相对高质量的队列研究评估了该医院318名接受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主动展示标本或标本图像以比较患者满意度。
研究发现,与未被选中的女性患者相比,观看过手术照片的女性满意度偏高。这种临床满意度差异,在那些遇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更加明显。[1]
只不过,这篇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妇科手术领域,不能横向对比其他科室手术,同时该文献也仅适用于患者本身,而并不包括患者家属。
Dr.William表示,针对国际病人的强烈要求,英国部分医院也会满足一些情有可原地诉求,「但针对改善医患关系这个效用,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证据。」
图源:图虫创意
关于标本本身处理问题,同样存在争议。事实上,涉及「是否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展示病理组织标本」,国内外的官方组织尚未出具针对行为细节的明确规定。
美国《外科病理学标本处理实用指南(Practical Guide to Specimen Handling in Surgical Pathology)》 中对手术后标本处理要严格遵循无菌条件,按照一般用途、教学用途、病理用途等进行不同处理。无论哪种途径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无菌化操作」,但未对「标本展示」这个行为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