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子烟的使用人群有1035万人,多数为年轻人。李华在协助处理室内吸烟投诉时发现,近两年,有关电子烟的投诉越来越多。《中国慈善家》梳理发现,有些品牌宣传电子烟危害小、甚至能够帮忙戒烟。然而,电子烟所产生的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其中加入的调味剂也会增加对吸烟者的健康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主任王辰表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之后,更容易使用卷烟。崔小波告诉《中国慈善家》,商家不负责任的宣传方式反而给烟民带来很大的伤害。“一些重视自身健康的烟民误认为电子烟危害低,转而使用电子烟,给控烟增加了新的难度。”
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在刚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中,第一次新增了“电子烟的健康危害”章节。
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至今已有18年时间。然而,吸烟人群数量仍居高不下。从2007年至今,中国人群吸烟率仅从28.1%下降至26.6%。在崔小波看来,吸烟是一种群体的行为,降低吸烟率同样需要群体的努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研究员肖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4年,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开始支持全国各地开设戒烟门诊。但过程中发现,戒烟门诊就诊人数很少,几乎无人问津。一些控烟专家认为,吸烟成瘾者很难靠自身意志力戒烟,通常需要药物治疗。但很多吸烟者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因此也不会寻求医生的帮助。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名录中早已明确了“烟草依赖疾病”。目前,戒烟相关药物并未纳入国家医保范围,烟草依赖疾病也没有进入门诊慢特病管理范围中。
崔小波指出,戒烟失败会不断打击戒烟者的信心,也就形成了“想戒烟的人很多,戒烟率却很低”的情况。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大环境的压力,戒烟率很难提高,控烟的目标难以完成。“无烟环境立法、提高烟草税、禁止烟草广告等因素都会促使戒烟者下决心戒烟,但目前这些措施都没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崔小波告诉《中国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