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也称震颤麻痹症,曾被称作“慢性癌症”,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发病年龄在55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的提高而增加,在60岁以上群体中发病率约为10%。平常人大脑内有种能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充足的多巴胺能保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而帕金森病人大脑内的这类细胞慢慢萎缩,造成多巴胺产生不足。如果这种细胞致死一半以上,人就会出现震颤、行动缓慢、字越写越小、身体僵硬、步态慌张等表现。
用脑多、常严重便秘和常常焦虑或抑郁的人是帕金森的高危人群。临床实验发现,帕金森病人在发病前多有睡眠障碍、嗅觉障碍、严重便秘等情况,约40%的病人发病前心情低落,30%的病人伴随情感障碍。因而,有上述情况的群体如果出现相对表现,需及早就医。帕金森病人常常有五大认识误区,很容易贻误病情。
1.帕金森和认知障碍症是一回事: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病人常常疑神疑鬼;而帕金森病人的智力和记忆力都是正常的,主要症状是肌肉僵硬、手抖、动作迟缓等。
2.颤抖就是帕金森病:虽然震颤是帕金森的主要症状之一,但有些疾病同样会有颤抖的表现,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多由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脑血管病等引起)等,这种疾病在治疗上与帕金森的差别较大。因而,出现颤抖表现后应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3.得了帕金森会缩短寿命:帕金森本身不会缩短人的寿命。影响病人生命的“元凶”多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所造成的种种并发症。
4.偏信保健品能根治帕金森:66岁的李大爷3年前患了帕金森,一次在街上看到有人推销保健品,说这类产品富含白蛋白,可根治帕金森。他信以为真,高价买了这类胶囊。服用后李大爷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有所加重。目前,不少病人存在“吃药或保健品能完全控制帕金森”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帕金森并不能根治,偏信保健品更会耽误治疗。
最后,病人一定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笑对人生,帕金森才有可能治好。
帕金森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起帕金森病,你能联想到什么?嘴巴留着口水,手在不断抖动,腿脚也不协调?
对了,这就是帕金森病,被它找上的老人,生活品质并不是一般的下跌。据有关统计分析,在我国,60岁以上的群体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超出1%,而在65岁以上的群体则达到1.7%。据预测,21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人口总数将超出4亿,到时候每3人中就有1个老人。当帕金森病撞上人口老龄化,这画面不敢想…
下面,小编陪你去看一下帕金森病病人的身子里究竟发生什么事吧。
先抬出来3位主人公:大脑,肌肉和多巴胺。大脑,是一个领导者,所有工作也是负责思索,想起多少只需要发号指令就可以了。肌肉,是大脑最得力的干将,可是你千万别把肌肉当做一个将军,人家是一个战队,收到大脑指令,要实现多少姿势,肌肉战队立刻井然有序配合,有的收缩,有的舒张,什么时间,多少程度,全是有讲究的。
打个比方,人体骨骼如同船帆,而肌肉也是船帆上的绳索,一张船帆有很多根绳索,船长利用拉伸绳索来调整船帆的高低和方位,依据风的方位和强弱来掌握方向,现在了解大脑和肌肉的关系了吧?
现在问题来了,大脑的指令是怎么传递的呢?作为一个精密的司令部,大脑分为两大系统:决策中心,负责发出指令;作战指挥部,负责分作战计划。比如决策中心说“微笑一下”,作战指挥部一拿到这个指令,各科室就开始研究了:嘴角有几块上扬,上扬多少,持续多长时间;眼角的肌肉有多少,每个肌肉组织是向上还是向下…你可能要问了,这要完成一个指令,来来回回要统计多少数据,计算多少信息量?这里就有一个重要角色出场了:多巴胺。多巴胺就是大脑内部这海量信息的。正常情况下,大脑里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传递顺畅,让肌肉的一切动作都那么自然。
然而,帕金森病人的大脑里,多巴胺这个信息传递者的数量明显减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就是用来分泌多巴胺的,我们也可以形象地叫她“多妈妈”。帕金森病患者大脑里的“多妈妈”不知为什么,总之发生了大规模的变性死亡,导此处就是谜之所在了,至今没有科学家搞清楚“多妈妈”的遭遇。
统计数据表明,年龄越大,帕金森病患病率越高,所以专家推论,“多妈妈″的大量死小编再梳理一下:帕金森病这种病,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发生病少,从而阻碍了大脑对肌肉的指挥能力,而造成的一种神经性病变。简单说,就是多巴胺的减少,导致了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