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以下几类:
(1)退热药:在感冒后不要急于使用退热药。发热是人体正常的防御性反应,可帮助机体更快地杀死入侵的病菌。因此感冒患者的体温若没有超过39℃,不必急于使用退热药或采取其他退热措施。在体温超过39℃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退热。在退热时应首选物理降温的方法,如进行冷敷和酒精擦浴等。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未能使体温下降,可联合使用退热药来降温。
(2)感冒药: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一般均为复合制剂,由以下几类药物组成。①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起退热、止痛作用。②缩血管药物,如盐酸伪麻黄碱,收缩鼻粘膜血管,缓解鼻塞症状。③镇咳祛痰药,如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镇咳作用。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对抗组胺,减轻微血管扩张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流涕、流泪、打喷嚏、咽部发痒等症状。⑤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起抗病毒作用。
(3)抗病毒药物
大多数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感冒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不必使用抗生素,而应使用抗病毒药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以下几种:
①利巴韦林气雾剂:又叫信韦林,具有以下优点:能对抗多种病毒;可直达病灶部位,将此药喷入鼻腔和咽喉以后,该药的有效成分可直达病灶,从而可迅速阻止病灶部位的病毒复制;不良反应少,感冒患者在使用此药时,吸入的药量很小,从而可避免因大剂量静脉滴注或口服药物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而且携带和使用均很方便。
②金刚烷胺: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常见副作用有精神不集中,出现幻觉、失眠、厌食及吞咽困难等,停药后上述症状便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