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中医疗法,它与针灸一样,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这样说起来拔罐好处多多,但我们仍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新闻:《镇江小伙足疗店拔罐“引火上身”,身上多处被烧伤》;《男子在家拔罐拔不下来消防员锯子割开》
那么,拔罐究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勿在同一位置反复拔。一些人生病后,拔火罐喜欢反复在同一个位置,然而这样做很容易导致皮肤受损,出现红肿、破损。为了让治疗的效果增加,可以在多个位置上拔。
2、忌拔火罐后就洗澡。在拔完火罐后,一些人会马上去冲个澡,认为这很舒服。但是,这样做其实并不正确,刚拔完罐后洗澡容易导致皮肤破溃,发炎,尤其是洗冷水澡,这个时候的皮肤是处于张开状态,也容易感冒,还有中医认为会寒气入侵,损害身体元气。一般建议在拔完火罐后的1~2小时后(有些中医师会建议4小时后)洗澡,拔完后要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也要稍微高一点。
3、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拔罐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甚至有人认为拔罐要拔出水炮才算体现出来效果,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拔火罐时间过长,出现了水泡,会损害到皮肤,皮肤容易感染。
4、拔罐前后不宜饮酒。拔罐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而喝酒正好与之相背。酒精进入到了血液,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等会被其麻痹,容易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压也会在一定程度地下降,所以拔罐前后最好别饮酒。
5类人不适宜拔罐
1、患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贫血的人本身气血不足,拔罐后往往因出血、出痧,进而加剧气血不足。
2、皮肤过敏、皮肤病、局部皮损者。拔火罐会有加重过敏症的风险,拔罐过程中如果拔出血泡容易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皮肤有溃烂的地方绝对不可以拔罐。
3、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4、身体过于虚弱者。这类人体内本身阳气不足,如果再拔火罐会导致体内阳气外泄,破坏身体的阴阳平衡,使身体更加虚弱。
5、酒足饭饱者。血液流向肝脏进行代谢工作,此时拔火罐,气血又被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导致心脏不得不多跳几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现眩晕、恶心等各种不适。
不同的“罐斑”代表什么
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反应称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相同,可通过观察罐斑了解身体状况。
罐斑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罐斑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罐斑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罐斑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罐斑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罐斑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斑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斑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罐斑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罐斑局部有且很快恢复原样,说明身体健康。
警惕拔火罐的6大误区
“拔火罐”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门手艺,不少朋友都特别喜欢拔火罐,只要腰背或者脖子有点疼痛,就去拔一拔。所以老人家常说,不管什么病只要拔个火罐就好了,但是有人就质疑:拔火罐究竟能不能治疗腰颈椎病?
拔火罐能不能治疗腰颈椎病?
拔罐的确能够一定程度上治疗腰颈椎病。因为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用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因此拔火罐具有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适应于风、寒、湿痹及肿痛症,颈、项、腰痛及四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但严重的颈椎病仍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过,拔罐的功效并非老人家所说的“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去拔火罐。下面来看看常见的六大误区,告诉你身边爱拔火罐的人吧!
拔罐要避开6大误区
1、所有人都适合拔火罐
并非所有人都能拔火罐,因拔罐中有泻法,所以体质过于虚弱者有可能反而更虚弱;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拔罐极易造成流产。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还有,局部有皮肤烫伤、溃疡面的患者不宜拔罐。
2、拔完火罐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3、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使用火罐首先要弄清楚疼痛的病因,有一些疼痛是由于慢性病或疲劳、紧张引起的,如腰肌劳损引起的,如果遇到胸口、腹部疼痛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拔罐,以免发生意外。
4、拔得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需要病人皮肤局部起泡时,一般会留20~30分钟,但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以10分钟左右合适。
5、同一位置反复拔
有的人还觉得一次不成就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拔,这样才能拔出效果。其实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坏,比如红肿、破损,甚至感染疾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6、拔火罐包治百病
科学研究证明拔罐的确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比如:哮喘、带状疱疹、颈肩腰腿痛、感冒等,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拔罐能抗皱美容、减肥等,但是要说包治百病肯定是夸大了疗效。有病治病,一定要针对症状找到好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