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专栏 > 心肌炎 > 正文

暴发性心肌炎最危险的时候 暴发性心肌炎最危险的时候 成人

暴发性心肌炎最危险的时候

1.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皮肤病变

与持续性念珠菌血症相关的特征性皮肤病变,在红斑性基底上出现丘疹脓疱和粗大结节,此种病变通常遍及躯干和四肢,出血性大疱。

2.眼念珠菌病

此种局限性念珠菌病,可由血源性传播引起,或直接接种所致(例如白内障摘出或眼内晶体植入后),眼部任何结构均可被感染;以内眼炎呈爆发性表现为最,可导致失明,内眼炎以单个或多发性绒毛白色棉球状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常扩延至玻璃体为特征,上述病变检眼镜检查容易识别,故对已知的所有念珠菌血症患者,均应反复做眼底检查。

3.肾脏念珠菌病

肾脏感染可能继发于膀胱(念珠菌膀胱炎)的上行性蔓延,导致乳头坏死,肾盏被侵袭,或者在输尿管或肾盂形成真菌球,肾脏念珠菌病,以继发于已证实或未证实念珠菌血症患者的血源性播散者更为常见,表现为肾盂肾炎,伴有皮质和髓质弥漫性脓肿,念珠菌血症,念珠菌尿和尿沉渣管型中见有念珠菌三联征,可供作上泌尿道感染的拟诊依据。

4.肝脾念珠菌病

本型深部脏器感染最常发生于恶性血液病(malignant hematopathy)患者,特别是经长期化疗导致中性白细胞减少的缓解期白血病,大多数患者的感染来源,为并发于胃肠道念珠菌病的门脉真菌血症通常不存在已证实的念珠菌血症或其他器官病变的证据,以持续性原因不明发热,右上腹压痛和疼痛,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腹部超声检查或CT扫描,肝脾可见散在多发性“公牛眼(bulls’eye)”样病变为特征,肝活检发现有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损害,可确立诊断。

5.肺念珠菌病

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病体弱患者,真正由念珠菌属菌种引起的肺炎罕见,而由酵母菌型念珠菌寄生于气管支气管系统者则普遍存在,故诊断应以酵母菌型侵入肺实质的组织病理学证据为基础。

6.心脏念珠菌病

播散性念珠菌病常并发念珠菌心肌炎(>50%病例),偶尔并发心包炎,念珠菌属是真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因,对介入性心脏修复,静脉吸毒和长期中心静脉插管用于化疗,高能营养或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均应怀疑有真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由于心瓣膜真菌性赘生物大而易碎,因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冠状动脉和外周大动脉较大的栓塞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7.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

念珠菌脑膜炎和大脑微小脓肿或大型脓肿,多合并存在播散性念珠菌病,且经常属于由频繁静脉吸毒或脑室分流感染所引起的并发症,以脑脊液细胞数增加(多以淋巴细胞增加为主),葡萄糖量减少,蛋白增高为典型表现;采用脑脊液湿片,革兰染色,或培养,能检出酵母菌型念珠菌者不到半数病例。

口腔溃疡伴红色出血点

天气越来越炎热,夏季正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集中在学校,给手足口病的传染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确诊。手足口病有四不特征,都是哪些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染源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口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一般每年4—7月为手足口病的多发期,患者多为10岁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一些免疫力低下有明显接触史的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成人虽然不发病,但也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症状却具有传染性。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