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乙肝 > 正文

乙肝病毒核性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核性抗体阳性传染吗

乙肝病毒核性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1、发病原因

回归热螺旋体属于疏螺旋体属Borrelia,又名包柔螺旋体属,共十多种,各种形态相似,但免疫反应不同。按其传播媒介分虱传与蜱传两类。虱传流行性回归热病原为回归热螺旋体,曾称欧伯迈尔螺旋体B.obermeieri。蜱传地方性回归热病原按昆虫媒介软体蜱ornithodorus的种类命名,有十余种。蜱的分布有严格的地区性,故其所致的回归热亦有严格的地区性。我国南、北疆已发现的两种螺旋体分别与波斯螺旋体B.persica及拉氏疏螺旋体B.latyschevi相符。中非有杜通疏螺旋体B.duttoni,中亚有波斯疏螺旋体B.persica,美国西部有赫姆斯疏螺旋体B.hermsii等。抗原结构比回归热疏螺旋体更易于改变,如在印度曾分离出9种血清型的杜通疏螺旋体。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对蜱传疏螺旋体得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如扩增的鞭毛基因用寡核苷酸探针检测,获得疏螺旋体的另外五个种,还获得赫姆斯疏螺旋体的5个株。回归热螺旋体长约为10~20μm,宽0.3~0.5μm,有4~10个不规则的浅粗螺旋。以横断分裂进行繁殖。它对热、干燥及多种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但耐寒,能在0℃的凝固血块内存活100天。此类螺旋体既含有特异性抗原,又有非特异性抗原。可与其他微生物有部分共同抗原,故受染动物血清可有特异性补体结合反应,亦可与变形杆菌OXk株起阳性凝集反应,但效价较低。螺旋体抗原易产生变异,如不同菌株的抗原性不尽相同,在同一患者不同发热期中,所分离出的菌株抗原性也有差异。

2、发病机制

患者发热与螺旋体在血循环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有关。当病原体在机体内增生时,机体产生以IgM与IgG为主的特异性抗体,其中有凝集素、制动素及溶解素等,效应细胞以及多核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螺旋体消灭,高热急退转入间歇期。部分未消灭者隐匿在脑、肝、脾及骨髓中,借助于抗原的变异,使原抗体不能消灭复发的螺旋体,它们经繁殖后再侵入血循环导致复发。复发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引起新的免疫应答,最终使疾病获愈。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受损及红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贫血、出血及黄疸。螺旋体侵袭神经系统及眼部,形成神经疏螺旋体病,则可发生淋巴细胞脑膜炎与外周面神经麻痹及眼部疾患。

病理变化示脾大,有散在的梗死、坏死灶和小脓肿,能产生自发性破裂。肝内可见散在的坏死灶、出血、充血与浊肿性退行性变。肾有浊肿及充血。心有弥漫性心肌炎和间质性病变。脑有水肿,有时出血。

乙肝245阳性被单位拒绝

在乙肝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结果出现乙肝两对半245阳性这个结果,由于大部分乙肝患者都不是学医出生的,所以患者们就对这组数字十分好奇,想知道这组数值后面的含义,那么,乙肝两对半245阳性传染吗?乙肝两对半245阳性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情况下肝两对半245阳性不会传染的,而且大多数说明感染已经恢复了,乙肝两对半二项阳性即说明有抗体,有抗体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不会传染给别人。若乙肝两对半一项表面抗原阳性,那都是坏事,肯定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具有传染性。

乙肝两对半245阳性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有几种表现,才能够正确理解乙肝两对半245阳性阳性的意义。

第一种情况是隐性感染: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90%以上是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系统很强大,没有出现临床症状,而产生了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把乙肝病毒清除。

第二种情况是显性感染:有5%左右的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是感染的病毒量较多,也可能是人体的免疫反应太强烈,在免疫系统清除肝脏里的乙肝病毒时,造成一定程度的肝损害,导致急性乙型肝炎。

第三种情况是隐匿性感染:在新生儿或幼儿期,由于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此时感染了乙肝病毒,免疫系统常常不能清除乙肝病毒,也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异常,而是悄悄地潜伏在体内,使人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耐受期。这些自幼感染乙肝病毒的宝宝,随着年龄的长大,免疫系统有可能开始对乙肝病毒发动进攻,进入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清除期,导致慢性肝炎。

乙肝两对半245阳性的含义相信您通关上面的介绍,已经能够了解非常透彻了吧,而且您现在应该知道了“乙肝两对半245阳性传染吗?”这个问题答案了吧,乙肝两对半245阳性意味着体内已经有抗体的产生,是一种好的现象,如果感觉检查不够准确,可以进行多次化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