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岩骨斜坡脑膜瘤 > 正文

岩骨斜坡脑膜瘤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激素治疗等。

1、手术治疗

岩骨-斜坡型脑膜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诊断技术(CT、MRI、电生理检查)的提高,手术设备、手术显微镜、激光及超声吸引的应用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对于岩骨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方式是由病变所在部位、生长方式、供血来源以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来决定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术入路: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颞下经岩骨前路入路等。

(1)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切除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最有效的手术入路,目前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它能提供到达岩骨斜坡区的宽阔视野,缩短到达该区的距离,能够较清晰暴露同侧Ⅲ~Ⅻ脑神经和后循环的主要动脉,避免了对颞叶的过分牵拉和保留Labbe静脉。此入路适合于中、后颅窝病变的手术,特别适用于上2/3斜坡-岩骨区的病变切除。但对下斜坡的暴露效果不好。一般根据岩骨磨除的程度又分为三个亚型:

①扩大迷路后入路:磨岩骨保留骨迷路完整,可以保留听力。

②经迷路入路:即完整磨除骨性半规管,但需牺牲听力且术后脑脊液耳漏机会增加。

③经迷路耳蜗入路:在①、②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地磨除岩骨并使面神经向下方移位。

(2)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对脑桥小脑角区,下斜坡区的病变手术,并能较清楚显露一侧Ⅴ、Ⅶ、Ⅷ、Ⅸ、Ⅹ、Ⅺ、Ⅻ脑神经和后循环的主要动脉。但此入路对岩骨尖、上斜坡和小脑幕切迹等部位显露不佳。

(3)颞下-耳前颞下窝入路:亦即为额颞翼点开颅加断颧弓联合入路。该入路可提供更大范围切除中颅窝外侧部的条件,更广泛地暴露鞍旁海绵窦区,减少术中对颞叶的牵拉。但对脑桥小脑角区和枕大孔区暴露不好。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