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前兆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所述。
一、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属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二、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三、心脏骤停期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
1、心音消失。
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
5、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
6、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
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能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复苏成功率取决于:
1、复苏开始的迟早。
2、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
3、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室颤、室速、心电机械分离抑或心室停顿)。
4、在心脏骤停前患者的临床情况。
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症),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影响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击者的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占死因的60%。低心排血量占死因的30%。而由于心律失常的复发致死者仅占10%。急性心肌梗塞时并发的心脏骤停,其预后取决于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前者心脏骤停发生时血液动力学并无不稳定;而后者系继发于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心源性猝死防治
民以食为天。首先,孕妇要关注自己的饮食,这对腹中胎儿的发育十分重要。那么孕妇吃什么水果和食物好呢?从安全性、营养成分分析:
1、孕早期吃苹果、橙子
孕早期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的阶段,亦是早孕反应强烈之时,苹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细纤维,既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又可缓解孕吐。橙子则含B族维生素、蛋白质、果胶、各种矿物质等,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之高。
2、孕中期吃樱桃
在孕中期,胎儿发育速度加快,对于营养的需求更大,准妈妈主要应补钙和铁,而樱桃富含铁质,约是苹果、梨的20倍,且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柠檬酸及钙、磷等营养成分,是补血补钙的良品。
3、孕晚期吃秋梨
在孕晚期,准妈妈往往睡不好又浮肿,而富含水分、B类维生素的秋梨,可镇静安神,还对防止妊娠水肿及高血压十分有效。同时还能润喉降压、止渴生津,预防妊娠高血压。
4、多吃坚果
多吃坚果,对避免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提高视力、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平衡、改善脑部营养都很有益处,特别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例如有“母食核桃儿补脑”美誉的核桃,准妈妈每天宜吃2~3个核桃。嚼核桃仁还能防治牙本质过敏。但“美容”的坚果损健康。很多非食用色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另加工过程添加的漂白物质会导致果仁中残留的有害化学物质。口味太重的坚果易变质。原因是口味越重、香味越浓,其中的食盐、香精、糖精、添加越多,也越可能是变质的。奶油味的瓜子还添加了人造奶油。
5、每个孕妇都应补钙。
由于母体是胎儿骨骼形成所需钙的全部来源,孕妇所需钙量远大于普通人,仅仅依赖饮食中的钙是不够的。若轻度缺钙时,可通过调动母体中的钙盐来维持血钙浓度。若缺钙严重,会出现肌肉痉挛,导致手足抽搐、小腿抽筋,还会使孕妇骨质疏松,引起骨软化症。但是,补钙首先应从膳食多样化,均衡饮食结构入手,其次才是选择补钙产品。孕妇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时,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叶酸的补充应持续到第三个月末。
6、孕妇应避免喝浓茶、浓咖啡及碳酸饮料,最合适的是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