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细菌性痢疾 > 正文

西医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常规方法

2.中毒性菌痢

(1)解除血管痉挛:疾病早期即给予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可用山莨菪碱(654-2)或阿托品治疗。654-2剂量为每次40mg,儿童每次1~2mg/kg,每10~15分钟静注1次。病情危重时剂量加大,每次50~60mg,儿童每次3~4mg/kg。待四肢转暖,面色微红,呼吸及循环改善时停药。也可用阿托品,每次0.03~0. 05mg/kg,用法同654-2。

(2)降温止惊:高热易致惊厥,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同时用1%温盐水1000m1流动灌肠,并酌用适当退热剂。对极度躁动不安者用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水合氯醛40~60mg/kg灌肠;或苯巴比妥钠5mg/kg肌肉注射。

(3)防治循环衰竭

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无明显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者,按生理需要量补充,成人每日2500~3000m1;儿童每日80~100ml/kg,分批静脉滴注。开始2~3批用1/2等渗液体,尔后用1/3等渗液体。对吐泻严重、有明显酸中毒及循环衰竭时,先用5%碳酸氢钠液,成人每次250~300m1,儿童每次5ml/kg、静脉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后用2:1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成人每次500m1,儿童每次10~20ml/kg,静脉点滴。尔后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每次不超过500m1,儿童按10~20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300ml)静脉滴入。待有小便、酸中毒纠正及循环改善时,改用生理维持液补给。低钾者须补钾。根据病情掌握液体总量及速度。

上一页2/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