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心肌炎 > 正文

风湿心肌炎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急性风湿性心肌炎病理变化

10.抗心律失常药严重心衰患者常伴有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少数发生晕厥或猝死。多种抗心律失常药,尤其第Ⅰ类药均有负性肌力作用及致心律失常反应,可使心衰加重,心律失常恶化,不宜应用。一般认为胺碘酮较安全、有效,但用量宜小。心衰伴低血镁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心衰患儿用利尿药及饮食不佳,易发生低血镁。镁不足也是地高辛中毒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镁不足可导致心内膜纤维化,加重心肌病。因此心衰患者出现总体镁不足是重要预后因素,低镁血症应及时治疗。

11.治疗心衰的其他药物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ngⅡ受体拮抗药通过阻止AngⅡ与受体结合,抑制AngⅡ效应,从而减轻前、后负荷,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AngⅡ受体拮抗药与ACEI有以下差别:①AngⅡ受体拮抗药无内源性缓激肽作用,不引起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不良反应,故可用于ACEI不耐受者。②AngⅡ除ACE催化产生外,还可通过糜蛋白酶产生,AngⅡ受体拮抗药可阻断ACE和糜蛋白酶介导的AngⅡ产生,而ACEI只有阻断ACE的作用。目前AngⅡ受体拮抗药有氯沙坦(Losantan)、厄贝沙坦(依白沙坦)等。内科应用氯沙坦治疗心衰的效果与ACEI相近,有的研究认为氯沙坦与ACEI联合应用比单用ACEI更能改善左室功能。

(2)钙通道阻滞药:早年用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Verapamil,异搏停)、地尔硫卓(Dihiazem)、硝苯地平(Nifedipine)作为血管扩张药治疗收缩功能障碍心衰,因负性肌力及反射性激活神经内分泌作用,致心衰加重,并增加死亡率。近年内科进行新的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Amlodipine)治疗慢性严重心衰的前瞻性随机研究,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加用氨氯地平,经长期治疗观察,结果提示非缺血性心肌病组猝死及因泵衰竭死亡均明显下降。

上一页15/17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