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小儿大动脉炎 > 正文

小儿大动脉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九、CT检查

血管造影(包括DsA)仍是确诊大动脉炎的主要方法,主要显示动脉管腔的改变,但不能观察管壁的改变为其缺点,CT可以观察动脉管壁的变化,对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变活动具有较大的价值,可见管壁增厚及钙化,增强CT扫描,发现管壁强化和环状低密度影提示为病变活动期,血管造影正常,但可有管壁异常者,有助于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尤其三维重建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病变,对重叠部位的血管畸形和复杂血管结构显示最佳。

十、核磁共振(MRI)检查

本法属无创性检查,具有多体位,多层面成像的能力,应用MRI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的快速成像序列,可以检测大动脉炎管腔和管壁形态学及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判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法可以显示完整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形态学的改变。

十一、血管造影检查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它是一种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由静脉注入76%泛影葡胺进行造影,为一种较好的筛选方法,操作较简便,病人负担小,反差分辨力高,对低反差区病变也可显示,考虑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的病因,故造影时应对头臂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肺动脉进行全面检查,一般可代替肾动脉造影,亦适合于门诊病人,但对肾动脉分支病变显示不清,必要时仍需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2、选择性动脉造影:

可观察肾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远端分支,侧支循环及胸腹主动脉等情况。

3、冠状动脉造影:

近年来本病累及冠状动脉受到人们的重视,Lupi等曾报道冠状动脉受累的发生率为9%~10%;阜外医院发现2例年轻的大动脉炎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近段狭窄,做了冠状动脉架桥术,术后活检诊断为冠状动脉炎。

日本Matsubard等对21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根据冠状动脉病理特征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冠状动脉口及其近段狭窄或闭塞,此型最为多见;Ⅱ型为弥漫型,其病变可波及到心外膜分支,或累及数段,所谓跳跃病变(skiplesion);Ⅲ型为冠状动脉瘤,后两种类型很罕见,可由于升主动脉病变波及冠状动脉内膜产生增生性炎变,及中层平滑肌收缩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