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抗胆碱能药物: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β2受体激动药弱,起效也较缓慢,但不良反应很少。可与β2受体激动药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扩张作用增强并持久。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患者。可用定量吸入器(MDI),每次2~3喷,3次/d,或用100~150μg/ml的溶液3~4ml加入雾化器持续雾化吸入。
(5)纠正脱水: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由于存在摄水量不足,加之过度呼吸及出汗,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使气道分泌物黏稠,痰液难以排出,影响通气,因此补液有助于纠正脱水,稀释痰液,防治黏液栓形成。根据心脏及脱水情况,一般每天输液2000~3000m1。
(6)积极纠正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哮喘持续状态时,由于缺氧、过度消耗和入量不足等原因易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而在酸性环境下,许多支气管扩张剂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故及时纠正酸中毒非常重要。建议在pH<7.2时可使用碱性药物:每次5%碳酸氢钠溶液150m1静脉滴注。如果要立即实施机械通气,补碱应慎重,以避免过度通气又造成呼吸性碱中毒。由于进食不佳和缺氧造成的胃肠道反应,患者常伴呕吐,常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故应予以补充。
(7)针对诱发发作的因素和并发症或伴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如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对于感染导致哮喘加重的患者,应积极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泛滥,除非有证据表明患者存在有肺部细菌性感染,否则不提倡常规使用抗生素。另外,也应对危重哮喘并发症或伴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包括心律失常、颅内高压、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
2、哮喘持续状态的机械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