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胃癌 > 正文

饮食“坏”习惯给胃埋下隐患 症状不特异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荣维淇介绍,定期随访是通过监测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达到监测复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改善营养状态等目的。随访频率一般为:术后3年内每3—4月1次;3—5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胃癌治疗后应密切关注饮食

胃癌手术后的饮食需结合患者对饮食耐受情况及胃肠容量调整进食量、进食种类、进食间隔和次数等。荣维淇指出,术后初期一般采用特殊途径供给营养,如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术后3-4天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渐进食。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多餐;

2.多食蛋白质丰富食物:按照无渣清流食、少渣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顺序进食。

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肠内营养制剂、奶、蛋白粉为宜;

半流食应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食物;

动物性蛋白最好来源是鱼类,也可食蛋羹、酸奶;

植物性蛋白以豆腐为佳;

进普食后,应多食蔬菜、水果。

3.少食甜食和脂肪:避免摄入大量过甜食物。脂肪供能不超总能量35%,少食畜肉脂肪,食易消化吸收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黄等。

4.食物禁忌:(1)忌食冰冷、过烫食物;(2)忌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3)忌饮烈酒、浓茶等刺激性饮料;(4)避免过于粗糙食物,如油炸食物。

5.预防贫血:胃癌手术后尤其全胃切除后,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

6.细嚼慢咽:术后胃研磨功能减弱,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应细嚼慢咽。

上一页5/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