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离“胃癌”有多远?
在现代都市人中,胃痛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见病,工作太忙忘记吃饭,努力赚钱饥一餐饱一餐,胃痛自然而然的发生,同时对很多人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人胃痛长达十几年也没事,可你是否会隐隐担忧,自己胃痛的老毛病会和癌症扯上关系呢?那么,哪些胃痛可能癌变?胃痛离胃癌到底有多远?有没有衡量和判断的标准?
专家表示,胃痛只是一种胃病症状,除去胃癌引发的疼痛,一般临床上,胃溃疡,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都会引发胃痛,其中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
胃溃疡:可以癌变,癌变率约为5%,癌变的原因是由于慢性溃疡边缘的黏膜受到损伤破坏,机体对它进行反复增生和修复。
胃炎:按发病形式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病变部位分为胃窦炎和胃体炎;按病变程度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在诸多胃炎中,萎缩性胃炎会演变成胃癌。尽管萎缩性胃炎可转变为胃癌,但毕竟是极少数,而且都是些严重的病人。一般从浅表性胃炎进展到萎缩性胃炎,再进展到癌,往往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胃息肉:胃息肉分有蒂与无蒂息肉。无蒂息肉较有蒂息肉容易癌变(高出2.5倍)。息肉体积大的,癌变率高。尤其是息肉直径大于3厘米者,癌变可达到70%。发现胃息肉以后,可采用纤维胃镜进行摘除。
肠上皮化生: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组织细胞。如果在一个组织中见到另一个组织的结构和细胞,这种“移位”现象称为“化生”。在胃黏膜上发现肠腺上皮,就是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有小肠型和大肠型两种,其中大肠型与胃癌关系密切。如果中老年人出现的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且伴有重度典型增生时,经内科治疗效果不显者,应定期做胃镜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癌变,应及早手术。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关系较密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轻度,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中度,需要定期复查;重度,已疑似癌变,需严密观察。若怀疑癌变或无法排除癌变,或病理检查与癌难以鉴别时,宜做胃大部分切除,以“防患于未然”。
虽然部分胃部疾病与胃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专家看来,只要及早治疗,就可以大大减少疾病癌变的可能。所以面对胃痛,尽快就医,才是防治胃癌的首选良策。
“宵夜一族”摊上胃癌风险
对很多人而言,吃夜宵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尤其年轻人熬夜吃夜宵更是司空见惯。近几年,胃癌的发病率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专家表示,这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熬夜的人生活往往不规律,身体超负荷工作。长期如此,就会出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诱发胃癌。
“宵夜一族”摊上患癌风险
夏天到来,夜晚街边的餐馆、路边摊点常常是人满为患,甚至“宵夜一族”的“狂欢”会持续到次日凌晨一两点。“宵夜一族”大部分是上班族,由于现在年轻上班族喜欢熬夜,或者下班时间太晚以至于三餐不定时,就常常会夜里吃宵夜。而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给胃部造成损伤,甚至诱发胃癌。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患者数占全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42%。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总认为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轻人无关,但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已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为何常宵夜易诱发胃癌?
为什么常吃夜宵容易引发胃癌呢?专家指出,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非常短,大约2~3天就要再生更新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还需运转,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其黏膜的修复很难顺利地进行。
此外,,吃过夜宵后睡觉,食物将会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可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专家说道,“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油炸、烧烤、煎制等食品,更易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胃癌。”
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内勿进食
“常吃夜宵不但有致癌的可能,还会引发糖尿病、肥胖等诸多病症。”专家提醒说,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点钟或睡前2小时内进食;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和烧烤等。常在夜间进餐的人如果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也不能自己到药店随便买几片药吃挺过去,因为这些症状有可能就是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表现之一。
专家建议,降低患癌风险,就必须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粗粮;不吸烟、少喝酒,饮食起居规律,上了年纪的人尤其要注意控制晚餐摄入;注意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