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胃癌 > 正文

胃切除还会得胃癌吗 胃癌防治有“三早”

胃切除还会得胃癌吗?

那么,胃切除后究竟还会不会得胃癌呢?

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

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后逐步演变成癌。

一般来说,患残胃癌后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差不多。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1、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胃癌防治有“三早”

胃癌防治和其它癌症一样,关键在于“早”字,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胃癌究竟能不能早期察觉,防患于未然呢?回答是肯定的。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通过对胃癌病人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从胃组织某一部位的细胞开始发生癌变,到临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体征,是个缓慢的过程,即正常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转变成癌细胞,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医学上称为“癌前期”。而该时期,也是治疗效果最优的阶段。

顾名思义,癌前期是胃癌细胞演变过程的预备阶段,它包括癌前期状态和癌前期损害。前者指临床上易发生恶变的一些全身或局部的状态或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后者系组织病理上的改变,包括增生性改变和肠上皮化生,特别是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伴肠上皮化生。“癌前期”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将来不可避免地一定发展成癌,而是癌变的潜在趋势和危险性显著增加的一种标志。大部分癌前病变会“悬崖勒马”,长期潜伏,甚至“回头是岸”,消退复原。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变成癌。

尽管对胃癌的癌前病变毋需忧心忡忡,只要采用妥善治疗,总的说来是“吉多凶少”。然而,对下述的胃镜及其病理或X线的检查结果尚需引起足够重视:(1)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2)40岁以上的大肠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3)病灶直径大于2公分的胃溃疡,特别是位于胃小弯部病程较长的溃疡;(4)腺瘤性、无蒂性或直径超过2公分、体积较大的胃息肉;(5)伴有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对于上述改变,需严密观察,定期进行复查,一俟有病变可疑时,宜及时施行手术。

胃癌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还在于其早期往往无明显或特殊症状,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当癌肿发展到影响胃的功能并形成溃疡,甚或发生胃壁蠕动和胃容积改变时,才出现明显的症状。此时,诊断亦已延误,病情已届晚期。如何从自身的感受与症状变化来识别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可归纳为以下内容:(1)腹痛失去原有溃疡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往常;(2)胃痛发作时,进食或服药后无济于事,反而加重;(3)以往胃病发作时,食欲、体重和体力无多大影响,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4)持续便血甚至呕血;(5)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乏力、消瘦;(6)经毕氏Ⅱ式胃手术后5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等症状。凡此种种,均不可掉以轻心,切莫以“老毛病”为由而随意服点胃药,置若罔闻。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