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管扩张治疗:食管扩张在预防和减轻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对瘢痕组织形成早期行食管扩张的效果较好,但严重、多发及广泛狭窄则效果不佳。一般情况多在食管烧伤后10天开始进行扩张,但近一些年来,不少人主张早期扩张,其效果更为显著。
后期部分病人形成食管狭窄需用扩张疗法,单纯性或轻型节段性狭窄有良好效果。扩张应在急性期消退后瘢痕形成刚开始时较合适。通过吞服或食管镜检时放入丝线作扩张时的引导,可以避免食管穿孔的并发症。亦可将导线经胃造口引出,为食管狭窄病人作扩张之导引。引线扩张的优点是并发症少,无需麻醉,操作简便。
成人食管扩张可在表面麻醉下施行,对儿童或不能很好配合者,应行全身麻醉。扩张器的种类甚多,如水银探子、球囊扩张器及沙氏扩张器等,其中以沙氏扩张器应用最多。扩张时,先经口在食管镜或X线透视下放入引导钢丝,然后套入扩张探条。套入的扩张探条应涂擦液状石蜡(石蜡油),由细而粗逐步扩大。每次扩张更换探子不得超过3条,探子应在狭窄部位停留数分钟后再更换下一型号探子,开始扩张间隔时间每周1次,逐步延长至每个月1次。扩张至直径1.5cm而狭窄不再缩小才算成功。一般扩张时间需要半年至1年,如以后再次发生狭窄,可按上述扩张方法重新开始。为增强扩张治疗的效果,有的作者于扩张时在病灶内注射皮质激素,经临床病例对比观察,此法可减少扩张的次数,提高治疗的效果。
食管扩张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穿孔,食管穿孔早期临床表现不甚明显,但进展迅速,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不佳,须引起注意。
另外还可采用循环扩张法。方法较为简单、方便,穿孔危险性较小,效果可靠,特别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适用。采用循环扩张法应先做胃造口及放入牵拉用的丝线。儿童行全身麻醉,成人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在局部麻醉下手术。腹部常规消毒铺单后,在上腹正中做一切口长4~5cm,进入腹腔。在胃前壁做一荷包缝线后,切开胃壁,将预先放入胃内之胃管末端缚一粗丝线或尼龙线,将其从口腔拉出。如放置胃管困难,可在食管镜下放入探条,将线缚在探条尾部。将胃造口管插入胃内,丝线或尼龙线自胃造口引出,完成胃造口术。将胃造口引出的丝线妥为固定,将口腔的丝线固定于齿缝间(我们常规将线引出鼻孔,固定于鼻部。如此虽然增加了一些操作,但固定线不易被脱出。需要行食管扩张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扩张时将口端之丝线缚于橄榄形之金属探头或梭形塑料探子,涂上液状石蜡(石蜡油)或吞服少许液状石蜡(石蜡油),探头另一端再缚上丝线,将探子从口腔经狭窄区拉入胃内,再由胃内拉出。扩张后将口端及胃端的丝线妥为固定,待下次扩张时使用。